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持續高增長,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全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500萬輛,提前完成此前制定的2025年銷量目標。但續航和充電仍是影響新能源車推廣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北方地區的低溫長途行駛場景下。
1月27日,懂車帝發布《虎年春節返鄉報告》,由于春節返鄉往往面臨低溫環境及長途行駛,出于對續航和充電的擔憂,多數用戶對自駕新能源回家持謹慎態度,近62%的用戶表示不會考慮這種返鄉方式。其中,續航和充電是長途自駕新能源的最大顧慮,74%的用戶希望中途充電不超過30分鐘。
95%用戶認為中途充電必須1小時內完成
自新能源車逐步普及以來,雖然續航里程不斷增長,但充電服務無法滿足車主長途出行需求,依然讓其飽受爭議。2021年國慶假期的“電動爹”事件,就是其中的代表。一位從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車車主,在耒陽服務區花了5個小時排隊充電,原本8個多小時的路程最終花了16個小時。國家電網的數據同樣顯示,假期國內高速公路每日充電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平時的近4倍。
對于假期長途自駕新能源,用戶到底持怎樣的觀點?懂車帝《虎年春節返鄉報告》進行了專項調研。數據顯示,在回答春節“如果條件允許,是否考慮自駕新能源返鄉時”,62%的用戶表示不會考慮,38%的用戶表示會。
根據報告中“用戶對自駕新能源車返鄉的第一態度”統計,33%的用戶表示“完全不考慮,對新能源還不信任”,43%的用戶表示“不會優先考慮,擔心充電慢或排隊”。僅7%的受訪者認為長途自駕新能源車完全沒問題,可以優先考慮。
報告還顯示,面對新能源車長途行駛最受關注的續航和中途充電兩大問題,67%的受訪者表示期望實際續航達到600公里以上,95%的用戶認為充電必須在1個小時內解決。其中,41%的用戶希望15-30分鐘就應解決充電問題,33%的用戶則認為應該15分鐘以內完成中途充電。
充電基礎設施將超前布局,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車需求
2021年底,懂車帝曾發起業內最大規模新能源汽車冬季測試,結果顯示,在-20℃的極限環境下,部分車輛的實際續航已經接近或超過300公里,從北京可以直接開到石家莊。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新能源車低溫續航在進步,但春節以及國慶長假自駕畢竟有更高的里程需求,在電池技術尚未出現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冬季和長途用車“續航焦慮”屬于正常。
而從充電樁數據來看,用戶的擔憂也選擇基本符合實際情況。國家發改委最新披露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公共充電樁達81萬個,其中,廣東、上海等排名前十地區的公共充電樁規模占比超過70%,而縣城、鄉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我國高速公路充電樁1.38萬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尚未實現全覆蓋。
不過,新能源車發展是大勢所趨,長途自駕遇到的續航和充電問題,將得到慢慢解決。就在1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連發兩份文件,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輛購買限制;促進充電設施規范有序發展,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根據規劃,我國將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此前表示,我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隨著電池續航和充換電技術的穩步提升,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超過20%的目標將提前完成,消費者長途和冬季場景下的用車需求,也將得到充分滿足。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電話:010 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