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車企/品牌陸續公布11月汽車銷量。從蓋世汽車匯總的數據來看,仍有不少車企/品牌繼續同比負增長的局面,但八成以上延續了此前的環比增長勢頭。
整體情況優于10月,自主品牌繼續突出表現
今年,受缺芯、原材料上漲等問題困擾,我國汽車銷量一度呈現下滑走勢。不過自9月起,整體車市呈現回暖跡象。具體來看,盡管同比仍在下滑,但9月銷量較8月增長了14.9%,10月環比再增12.8%,且同比降幅收窄。而后在11月,情況進一步好轉。據中汽協數據,11月我國汽車銷量252.2萬輛,環比增長8.1%,同比下降9.1%,降幅進一步收窄。
這與芯片供給問題的緩解不無關系。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分析,進入11月,芯片問題持續緩解,汽車供應緊張狀態有明顯改善,同時“雙11”購車活動、廣州車展、新車上市等因素均帶動車市熱度,加上年底沖量有一定商務政策,均帶動了銷量的上漲。不過該協會同時指出,各地疫情防控升級,也一定程度抑制了市場需求釋放,另鑒于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同比仍然呈現一定幅度下滑。
與整體車市表現對應,不少車企在11月繼續保持同比負增長局面,但從環比上看,增長勢頭依舊。在蓋世汽車統計的30家車企中,有25家實現了環比增長,其中有部分車企環比增幅達到40%以上。
從上汽集團來看,11月其整體銷量達到601,360輛,同比呈現6.61%的下滑,但環比微增3.3%。從其旗下車企來看,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環比均實現增長,其中上汽大眾11月銷量135,001輛,環比增長12.5%,同比雖仍下滑16.46%,但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上汽通用五菱11月銷量則同環比雙雙下滑,不過下滑幅度較小,且綜合其今年單月銷量來看,該月銷量能夠達到193,000輛,仍然是不錯的表現。
除以上三家車企之外,上汽乘用車亦是上汽集團的銷量主力,且在近兩年,其與這三家車企的銷量差距不斷縮小。從今年來看,上汽乘用車銷量整體呈現上升態勢,且在10月成功躍上10萬輛水平,11月其銷量繼續穩定在萬輛以上水平,環比略增至100,087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3.98%。今年1-11月,上汽乘用車累計銷量已達69.5萬輛,超過去年全年。
這一銷量表現得益于上汽乘用車旗下一眾明星車型的熱銷。據悉,榮威RX5、i5、MGZS、MG5等車型月銷始終保持在萬輛以上。另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全新榮威RX5 MAX和榮威RX5 eMAX正式開啟預售,為榮威RX5家族再添“國潮”悍將。MG首款“智潮科技SUV”MG ONE亦亮相廣州車展,據悉預售僅7天訂單已超3000份。
廣汽集團表現同樣繼續轉好,11月共銷售新車224,136輛,不僅環比增長16.22%,同比亦扭負為正。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今年截至目前廣汽集團單月銷量最高的一個月。旗下合資品牌中,除廣汽菲克外,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銷量情況均有改善,且與上月情況類似,廣汽豐田表現相對亮眼。數據顯示,廣汽豐田11月銷量達85,000輛,環比大增39.34%,同比亦由負轉正,實現了9.82%的增長,這背后是凱美瑞、漢蘭達等車型的良好表現,該月凱美瑞熱銷25,341輛,雷凌家族22,911輛,威蘭達家族18,043輛,漢蘭達10,385輛。
廣汽乘用車和廣汽埃安在11月亦實現了同環比雙增,尤其是廣汽埃安,其11月銷量達15,035輛,不僅環比增長了24.41%,同比增幅更是達到109.11%。結合此前數據來看,廣汽埃安自7月至今月銷已連續5月破萬。至此,廣汽埃安今年前11月累計銷量已超10萬輛,提前完成年銷目標。
對比以上車企表現不難看出,自主品牌11月表現不俗。且不只是上述車企,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神龍汽車11月銷量14,597輛,同比暴漲157.53%,環比亦大增45.04%,東風乘用車11月銷量16,347輛,同比大漲112.63%,環比亦增長8.24%。長安汽車前11月自主品牌銷量則達到163.14萬輛,同比增長19.77%。除此之外,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等自主車企亦呈現好轉態勢,不僅環比進一步增長,同比降幅亦紛紛收窄。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自主造車新勢力也繼續強勢表現。
事實上,今年以來,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斷增加。針對自主品牌表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曾表示,在全球車企缺芯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在供應鏈方面更為靈活,可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壓力,同時今年新能源汽車增長勢頭較好,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增長很大比例來自于自主品牌,此外汽車出口的拉動也對此產生了較大影響,“整體看,自主品牌競爭力顯著提升。”
新能源車銷量猛增,出口貢獻度有望登新高
正如前文所說,諸多因素影響之下,今年車市銷量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波動,不過即便在此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然一路猛增。
據中汽協數據,繼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30萬輛,9月突破35萬輛,10月逼近40萬輛后,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一舉達到了45萬輛,環比增長17.3%,同比增長1.2倍。該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17.8%,繼續高于上月,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9.5%。
乘聯會指出,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征,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并拉動車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從車企層面看,傳統車企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上升。數據顯示,上汽集團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2萬輛,同比增長45.6%,前11月累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3.82萬輛,同比增長155.45%。廣汽集團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757輛,同比大漲95.5%,今年累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達123,507輛,同比增長72.76%。吉利汽車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11月銷量為16,161輛,同比大增約137%,今年前11月總銷量81,313輛,同比上漲約33%。
相較于這些車企,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更為顯眼。數據顯示,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1,21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41.77%,今年1-11月累計銷量達509,838輛,同比增長216.97%。從銷量占比來看,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占當月總體銷量比重達92.8%,較此前進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多家造車新勢力在11月繼續刷新單月交付記錄,這也是新能源車市火爆的有力證明。舉例來說,小鵬汽車11月新車交付量達15,613輛,環比增長54%,同比增長270%。理想汽車11月新車交付量首次破萬,達到13,485輛,同比增長190.2%。蔚來汽車共交付智能電動汽車10,878輛,同比增長105.6%。哪吒汽車11月交付量為10,013輛,同比增長372%,環比增長23.5%。
此外,從汽車出口板塊亦可見新能源汽車的兇猛勢頭。近兩年,我國汽車出口逐漸走強,今年勢頭更為明顯。據中汽協數據,今年前11月,汽車企業出口179.3萬輛,同比增長1.1倍。而就汽車出口來說,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貢獻度有明顯的提升。今年6-11月,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貢獻度分別為11.1%、31.5%、35.2%、21.4%、43.3%、32.9%,雖然有一定波動,但平均貢獻度已經達到30%左右,較此前提升明顯。
就此,業內人士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已具備諸多優勢,產品可靠性不斷增強,同時各國為有效面對大氣污染不斷出臺電動汽車和支持政策,這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批量出口提供廣闊市場空間。
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開始發力海外市場,這其中包括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的造車新勢力們。
11月消息顯示,蔚來汽車將于2022年年底開始在瑞典銷售電動汽車,瑞典將是蔚來汽車2022年進軍的五個歐洲國家之一。此前9月,蔚來汽車宣布進軍挪威市場,這是該公司首次進軍歐洲市場。另據了解,今年蔚來汽車正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周圍建造4個換電站,明年還計劃在其他城市建造12個換電站。
同樣在11月,哪吒汽車與泰國國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一同深耕泰國市場。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張勇表示:“針對海外市場不同用戶用車需求而打造的哪吒V右舵版,將會率先在泰國落地。同時,哪吒汽車還將以泰國為中心進軍整個東盟新能源汽車市場。”另據此前消息,哪吒S車型也將在2022年上市后全面進軍歐洲市場,進而加速哪吒汽車全球化戰略進程。
愛馳汽車則于該月宣布與汽車經銷商Alcomotive達成合作,共同開拓瑞士市場,當地用戶可于明年年初從線上或者線下展廳訂購愛馳U5。這意味著,繼登陸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丹麥、以色列、意大利等國后,愛馳全球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展至EFTA(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市場,實現對歐洲重點地區的全面覆蓋。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規劃,愛馳汽車今年目標出口10000輛。
隨著諸如以上車企海外布局的推進,新能源汽車出口有望持續增長,增長貢獻度有望邁向“新高度”。(蓋世汽車 M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