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在市區和高速公路分布較為廣泛,為廣大新能源車主提供了極大便利。然而,在城市郊區或縣城、鄉村區域,充電設施建設相對欠缺。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表示,駕駛新能源汽車在縣鄉一級的道路上行駛普遍面臨續航焦慮、充電焦慮,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需兼顧區縣鄉村。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在縣區、鄉鎮地區設置數量較少。以山西省為例,打開某品牌新能源汽車手機軟件,進入其中的充電地圖會發現,在太原市的城區地圖中密密麻麻分布著上百個充電站,包括快充站、慢充站,以及一些與該新能源汽車品牌合作的免費充電站。然而將地圖向左右移動,特別是在太行山脈以及呂梁山脈的一些縣區,地圖顯示的充電站數量急劇下降,部分縣區只顯示有一個充電站,部分縣區甚至沒有充電站分布。
在地處呂梁山區的山西省臨縣,剛剛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的劉先生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以來,縣里陸續有了兩個快充站,自己才下定決心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我的電車續航里程300多公里,有了快充就敢往遠一點的地方跑了”。
另一方面,在一些充電設施并不發達的縣區、鄉鎮,零星分布的充電站由不同運營商承建,一些電動汽車車主為了能及時充電,手機中甚至要安裝十多個充電軟件。以臨縣為例,僅有的幾個充電站分布在特來電、星星充電、e充電、國網等多個充電軟件中。“縣里面哪里有充電站,我們開電動汽車的人都知道。已有的這些充電站都是由不同運營商建設的,因此需要下載多個軟件,才能保證能夠在不同的充電站進行充電。高速口的那個快充是星星充電的,新城的快充是特來電的,城里還有幾個慢充站是其他一些充電公司的。”一名臨縣本地的電動汽車車主說。
記者采訪發現,在山西省的許多縣區、鄉鎮,越來越多的車主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奇瑞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廠商在許多縣城都設有經銷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縣域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越來越大。部分車主認為,應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新能源汽車在縣城鄉村地區的推廣和使用。
車主建議,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可運行的先決條件,充電樁建設應先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此同時,應整合品牌繁雜的充電樁運營商,為車主“減負”。
一些業內人士還建議,提高部分中心鄉鎮地區的用電標準,保證家用充電樁運行正常,并適當共享家用充電樁。《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現行的充電站往往建在縣城,在一些鄉鎮、農村地區則很難見到充電站,一些車主自己安裝的家用充電樁也因電壓等原因而遭遇充電不順暢。“由于電壓不穩,充電總是斷,因此每次使用家樁充電都要重新插入拔出好幾次,這給電動汽車的使用帶來很大麻煩。”山西省一名農村電動汽車車主對記者說,“建議在條件允許的農村、鄉鎮地區進行電力調整,保證充電樁等大功率電器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