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跨國車企在華銷量榜:大眾穩居榜首,寶馬打敗奔馳成最暢銷豪華車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銷量達1289.1萬輛,同比增長25.6%,相較2019 年同期也實現4.4%的增長。總的來看,上半年雖然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但中國車市整體增長穩定。根據各車企官方發布的數據,蓋世汽車整理出上半年11家跨國車企在華銷量榜單。得益于中國整體車市的改善,絕大多數跨國車企上半年在華銷量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幅。
大眾超通用逾30萬輛,跨國車企在華整體份額下降
上半年,跨國車企在華銷量冠亞軍依然是大眾集團和通用汽車,其中大眾共交付近185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6.2%,通用雖取得30.3%的同比增長,但仍落后大眾30余萬輛。日系三大車企(豐田汽車、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占據了前五名中的后三個席位,但銷量均不足百萬輛,與前兩名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
在上榜的11家車企中,除馬自達外,其他上半年銷量均實現兩位數的同比增幅。其中,豪華車企的表現相對更為強勁,諸如寶馬、沃爾沃汽車和捷豹路虎等豪華汽車制造商的增幅均在40%以上,凸顯了中國消費者對豪華車的高需求。
不過從總體上來看,跨國車企在華的整體份額有所下降。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達419.8萬輛,同比增長46.8%,占據42%的市場份額,同比上升5.7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外國品牌在華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其中,德系品牌在華市場份額降至22.7%,日系份額降至22%,其次是美系,市場份額降至9.1%。
寶馬打敗奔馳,外資豪華品牌表現強勁
上半年,中國車市整體呈現高端化發展趨勢,豪華車的市場表現尤為強勁,在此背景下,大多數外資豪華品牌在華銷量表現也都相當不錯。
其中一線豪華品牌陣營中,奔馳和寶馬之間的競爭依然激烈。上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為有史以來最佳,銷量同比增長41.9%至46.7萬輛,甚至超過疫情前2019年第一季度的最高水平。也因此,寶馬上半年再次成為中國最暢銷的豪華汽車制造商。奔馳上半年在華表現也不遜色,銷量同比增長27.6%至44.2萬輛,創下歷史新高,但仍因2.5萬輛的銷量差距與冠軍失之交臂。
大眾集團上半年在華穩坐銷冠,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旗下奧迪和保時捷等高端品牌表現強勁。上半年,奧迪創同期在華銷量新高,共計交付新車41.87萬輛,同比勁增38.4%。保時捷上半年共交付汽車4.87萬輛,同比增長23%,其中純電動跑車 Taycan 交付超過3,300 臺,占其2020 年 4 月上市以來總交付量的 69%。得益于優異的銷量表現,奧迪和保時捷上半年在中國整體新車市場中的份額也分別增至4.1%和0.5%。
作為二線豪華品牌陣營中的領頭羊,凱迪拉克上半年在華表現也非常亮眼,銷量約64,000輛,同比增長9.1%。其中,新美式大型SUV凱迪拉克XT6銷量同比躍升42%,達約10,000輛;新美式格調轎車凱迪拉克CT5銷量突破16,000輛,同比激增64%。另外,捷豹路虎上半年在華銷量增速高達52%,沃爾沃汽車上半年在華銷量表現創歷史新高,林肯銷量同比勁增111.4%,創造入華以來最高上半年銷量紀錄。
不畏缺芯影響,各車企加大在華電動車攻勢
盡管從上半年的銷量表現來看,缺芯對中國車市、對跨國車企及豪華品牌的影響不是很明顯。但從6月份乃至第二季度來看,芯片短缺明顯影響了車企的產量,企業銷量也因此有所下降。
例如,無論是6月份還是第二季度,大眾集團在華銷量均出現下跌。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博士將此歸咎于第二季度汽車行業面臨半導體芯片短缺的挑戰,這導致該公司的產能無法滿足客戶的大量需求。同樣受缺芯影響,福特中國二季度在華銷量也同比微降3.6%。
多家車企均預計,芯片短缺或將持續到2022年,但將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改善,盡管如此,缺芯仍將影響下半年車企的銷量表現,大眾甚至下調了下半年的銷量預期。不過,盡管缺芯的陰霾一直籠罩,但從長期來看,缺芯不會對車企們的市場地位產生太大影響。與此同時,車企們也并未放松在華的電動車攻勢。
到今年年底,大眾汽車品牌將累計在華推出5款ID系列車型,包括即將上市的ID.6 CROZZ。大眾預計,今年下半年其ID系列電動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將大幅回升。7月大眾ID系列電動車在華銷量將從6月的3000輛翻番至6000輛,到今年年底,大眾希望ID系列電動車在華銷量達8萬至10萬輛。
通用中國表示,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全球小型車電動車平臺GSEV推出的多款暢銷電動車產品外,通用還將在新能源領域帶來多款新車型,而基于Ultium平臺打造的凱迪拉克LYRIQ就是其中一款,這款車型計劃于明年年初正式上市。隨著Ultium平臺的推出,通用在華也將加快向電氣化領域轉型的步伐。
沃爾沃汽車也在加速電氣化轉型,致力于在2030年轉型成為純電豪華車企的決心,目前已實現全部產品電氣化。大眾、通用和沃爾沃等僅僅是車企電氣化革命中的一個縮影,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單一市場,車企們想要抓住中國市場,加大電動化攻勢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