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配件壟斷成售后核心問題 目前渠道高度壟斷且封閉

發布時間:2021-05-28 11:07:17  |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維修難都是行業內關注的熱點話題。由于最核心的三電系統技術大都掌握在電池廠手中,因此新能源汽車配件壟斷又成為了售后中最難解決的關鍵問題。記者了解到,現在新能源汽車配件在后市場并沒有真正流通起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各項利好,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之下,當下新能源汽車配件壟斷封閉的局面有待破解。

新能源汽車配件壟斷成售后核心問題 目前渠道高度壟斷且封閉

“技術、設備和配件,是新能源汽車售后的三個關鍵因素。”科波拉汽車咨詢服務(青島)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浩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在他看來,技術和設備這兩個方面已經不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的關鍵之處。“現在通過服務機構或其他技術研發機構、院校等,被主機廠以及核心零部件廠商封鎖的技術,已經開始往后市場釋放了。而在檢測設備工具的支持上,有一些單獨的品牌基本上能夠滿足后市場的需要。目前剩下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配件。”他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消費者維修車輛實際上主要是進售后維修服務站或直營店,通過專門的檢測上傳給車企診斷結果,車企服務后臺通過后,再報車企聯系配件供應商發來配件。

不過,目前后市場沒有像傳統燃油車那樣同質的配件或非原廠可以替代的配件。這也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在進行售后時,三電供應商提供給主機廠的原廠配件,是消費者在維修時的唯一選項。王浩告訴記者,對電池廠商來講,電池技術對主機廠都不開放,更不用說對后市場了。而對大多數主機廠來講,還沒有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能力。在種種因素的加持下,導致了新能源汽車配件在渠道和供給方面的高度壟斷。

“按照現在的情況,后市場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一塊。”根據市場的反饋,如果現在到汽配城去買新能源汽車配件,基本上拿不到貨。王浩感慨,“現在的問題在于新能源汽車配件的源頭直接被切斷了,沒有向后市場去供應配件,導致現在整個市場里面沒有供給。現在后市場非常頭痛的就是這個問題。”據了解,目前在后市場配件市場里面進行少量交易的新能源汽車配件,主要是一些舊件,即拆車件。

困境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幾方博弈正在暗自進行

對于新能源汽車配件在后市場還未完全流通起來的狀況,新能源汽車獨立研究員曹廣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電池目前還需要國家補貼,除了車企和電池廠商,單獨僅靠后市場自行更換還不可能;不同電池廠商的電池各異,各個車型之間又很難通用,配件因此難以上量;新能源汽車自身的技術發展還不穩定,電動汽車產品迭代和技術迭代也很快。這一代產品的零部件與下一代新品很可能也不通用,新能源汽車配件在后市場上也就不大可能規模流通起來。

在曹廣看來,新能源汽車配件在后市場上無法大規模流通的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其實,對于如何打破這種壟斷、封閉的現象,汽車配件臺、主機廠、電池廠商、甚至保險機構等各個方面都在暗自進行著一場博弈。

對于配件臺來講,它們更想要自己成為大的渠道商或分銷商。王浩提到,雖然它們很關注這一塊,不過目前新能源汽車配件市場對它們的吸引力還不足。從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配件需求還比較少,這些配件臺還是以燃油車配件為主。而對于主機廠和三電廠商來講,它們更希望配件的渠道和產品掌握在自己手里,以此掌握定價權獲取更大的利潤。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是全國的配件臺,它們的力量也還不足以去跟三電廠商或主機廠進行談判。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質保期都比較長,消費者基本在換車周期內整體都有保障,因此也不太會去關注后面的維修狀況。不過,雖然售后成本對用戶來說大幅降低了,但其實整個壓力是被保險公司承擔了。

記者了解到,對于保險公司來講,在理賠過程中最大的一部分開支就是配件開支。新能源汽車配件壟斷導致的維修渠道單一等問題,導致保險公司的賠付成本特別高。因此,王浩認為,未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助力推動配件市場向前發展一步。

此外,之前汽車行業在維修方面采用的非直營授權合作模式,也能夠對市場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對一些大型的維修企業來講,通過授權它們作為反饋中心或服務中心等,能夠讓原本沒有機會接觸到新能源的綜合類維修企業,可以接觸到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和配件。”王浩說。

后市場配件流通迎來新機遇未來三年或有大變化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年均增速將在30%以上,預計在2035年基本實現“電動化”轉型。到2025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規模將超過2000萬輛(按8年使用期計算),2021-2025年期間,脫離原廠質保期進入售后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將超過1500萬輛。

此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政研中心汽車產業發展與交通出行研究室主任陳海峰表示,在利好因素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圍繞新能源汽車服務的渠道和模式也在加快變革,包括售后渠道,如通過圍繞直營和第三方綜合修理廠授權模式來實現更多服務。他認為,國家鼓勵換電模式的發展,會為整個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帶來很大機會。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售后的核心問題即是電池。隨著期將要出臺的三包政策,圍繞廠家對動力電池衰減容量的要求,新能源二手車電池質保以及檢測維修服務將大幅增長。王浩表示,當下正站在風口上的換電模式,將會是推動新能源汽車配件市場發展的一個機遇。此外,他也提到,未來可能會有一些創新企業去開發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零部件的替代配件,但是難度非常大。

曹廣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步取消補貼回歸市場屬后,相關配件就能夠真正在后市場流通起來。“如果將來有更多新能源汽車三電涉及到維修,新能源汽車配件一旦供給不到位或周期比較長,對消費者來說就會造成不好的口碑。”王浩告訴記者,“按照現在這樣高度壟斷封閉的發展,不利于整個市場的成長和發展。其實現在各方都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方面,在2024-2025年,即未來三年左右,新能源汽車配件市場肯定會有一個大的變化。”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