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在完成破產重整4個月后 發力新能源換電產品

發布時間:2021-05-20 11:16:13  |  來源:經濟觀察網  

力帆重啟汽車業務押寶換電 抱出行公司“大腿”會是好出路嗎?

5月18日,力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科技”)旗下的首款換電車型80v在重慶蔡家生產基地量產下線。這意味著,力帆在完成破產重整4個月后,再度啟動了汽車業務,主要發力新能源換電產品。

力帆科技的前身是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帆股份”)。去年8月24日,力帆股份因巨額債務無法償還宣布進入司法重整階段,股票簡稱從“力帆股份”改為“*ST力帆”。此后,力帆股份引入了滿江紅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和產業投資人,后兩者背后的實際控制人是吉利科技集團。今年1月,吉利科技集團正式入主,力帆股份更名為力帆科技,并制定了將導入吉利換電業務的計劃,自此力帆科技成為吉利科技集團發展換電業務的上市臺。

從力帆科技的經營業績看,吉利科技集團的入主幫助力帆減輕了債務壓力,避免了退市風險。根據力帆科技披露的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6.4億,同比下降51.2%,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10.4萬,上年同期為-46.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4億元,同比增長48.8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86.34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在汽車業務重啟之后,力帆科技重新回歸到發展摩托車和汽車兩大業務的道路。目前看來,摩托車整車及配件還是力帆科技的主要營收來源。2020年力帆科技的摩托車及配件業務營業收入為25.6億,占總營收的71.3%。力帆科技在財報中預計:“公司 2021 年度營業收入預計較上年度增長 50%以上,主要來自于汽車的新訂單交付及摩托車出口市場的大幅增長。”

不過,吉利科技集團究竟能否盤活力帆科技,還取決于其換電業務面臨的市場環境和具體的商業模式。據記者了解,吉利科技集團從去年9月起宣布切入換電領域,當時其表示,將在2021年在重慶建成100座換電站,到2023年落成200余座換電站,計劃將重慶打造成換電示范城市,并以重慶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東等全國各地輻射布局,覆蓋全國各大城市、省際、高速路網等。吉利科技集團的首款換電車型是其子公司楓葉汽車生產的楓葉80V車型。

此次力帆科技下線的80v車型也是基于楓葉汽車80V改造而來,這是一款B級MPV,但懸掛了力帆重新設計的車標。據力帆科技介紹,為了滿足80v量產需求,力帆科技在過去4個多月里進行了多項整改,整車生產線共完成15項大型改造,此外還導入了吉利科技集團的質量控制體系,并對生產制造環節進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在換電效率上,80v采用了扁化的電池包設計,可實現60秒換電,專利鎖止技術可實現全方向約束及振動防松,提升了安全能。

在換電商業模式方面,力帆科技80v車型將主要與大客戶展開合作。力帆科技宣布與曹操出行、易易互聯科技,以及來自重慶、成都、廣州、和天津的四家大客戶達成了戰略合作,并確認了換電車型的采購意向。此外,力帆科技今年還將再推出兩款換電車型——60S和80X,分別針對網約、出租和公務用車市場。

但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出行、易易互聯科技均是吉利汽車關聯企業,其中曹操出行專注于出行領域,易易互聯科技旗下經營范圍則包含有充換電站業務。力帆科技在發布會上并未透露曹操出行等大客戶的具體采購量。作為主要合作伙伴的曹操出行曾在今年3月份表示,計劃在2021年上線3萬輛換電車型,但這其中并非全部是力帆科技的車型,也包含楓葉汽車換電車型,曹操出行是否能夠消化3萬輛的訂單?

對力帆科技而言,來自政策對新能源換電模式的支持將是一個利好因素。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換電站”模式。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了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在政策的支持下,不少車企已陸續切入換電領域,比如蔚來、北汽新能源。另外,業內獨立的換電供應商奧動新能源與包括上汽、一汽、廣汽在內的多家車企建立了戰略合作。

“兩部委期宣布將于下半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重慶正在進行試點的申報工作。”力帆科技認為,80v的下線有利于推動重慶新能源產業換電生態的發展。(記者 王海宣)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