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亞太股份發布了2020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21億元,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35.92萬元,實現扭虧為盈;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19億元,同比增長64.63%。
亞太股份副總經理施正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近年來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創新傳統產品升級換代的基礎上,逐漸向汽車電子產品領域同步發展。近日,公司在上海國際車展上也展示了全新第三代智能駕駛產品。”
線控底盤技術引熱議
亞太股份是國內專業從事整套汽車制動系統研發生產的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近期因其在智能駕駛、無人駕駛領域的布局備受市場關注。
記者注意到,在近日舉辦的上海國際車展上,亞太股份的線控底盤和無人駕駛技術得到充分展示,引起業內熱議。
展會上亞太股份的無人駕駛車,展示了亞太的線控底盤和無人駕駛技術,該車通過搭載亞太的前視多功能攝像頭、前向77GHz毫米波雷達、角雷達、360環視系統、泊車系統等傳感器,可實現L4級特定場景無人駕駛要求。該技術還可以擴展應用至無人物流車、無人觀光車、環衛清潔車、園區公交車等特定場景的商用無人車。
施正堂表示,亞太股份的線控底盤技術(包括分布式輪轂電機驅動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得到眾多整車企業及業內外領導和專家的認可與關注,目前許多相關技術產品已實現量產。
記者了解到,線控底盤主要有五大系統,分別為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線控換擋、線控油門和線控懸掛。其中,線控制動和線控轉向是面向自動駕駛執行端方向最核心的產品,而線控制動的技術難度更高。
某關注汽車行業的機構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傾向于安裝線控制動系統。和燃油車相比,如果新能源汽車使用真空助力制動系統則必須加裝電動真空泵,同時該系統的最大缺陷是制動能量回收效率低,只有線控制動系統回收效率的5%-10%。而安裝線控制動的能量回收系統可以提升新能源車10%-30%的續航里程,并且安裝線控制動系統之后不需要再安裝電動真空泵和真空助力器。基于以上原因,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偏好線控制動系統。”
上述分析師認為,不論是從電動化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智能化的角度來看,目前線控制動進入了爆發臨界點。“從智能駕駛汽車的視角看,L1/2的輔助駕駛技術已經趨于成熟,未來幾年將是L1/2輔助駕駛產品滲透率快速提升的時期,將推動線控制動滲透率快速提升”。
推進行業智能化發展
近年來,亞太股份正逐步實現如EPB、ESC、EABS等電子產品的產業化;同時在IBS、EESC、EMB等智能化集成制動系統研發方面加大投入。公司從2015年開始布局智能駕駛,至今在智能駕駛研發方面已累計投入數億元。公司一直堅信“智能駕駛技術,在未來十年到十五年時間內,必定會井噴式快速發展”。
記者還了解到,在上海國際車展上,亞太股份與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平線”)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公開資料顯示,地平線具有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設計能力,是邊緣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領導者。地平線自主研發兼具極致效能與開放易用性的邊緣人工智能芯片及解決方案,可面向智能駕駛以及更廣泛的通用AI應用領域提供全面開放的賦能服務。目前,地平線是國內唯一實現車規級人工智能芯片量產前裝的企業。
施正堂告訴記者,未來雙方將圍繞高級駕駛輔助(ADAS)、面向L2-L4的自動駕駛、汽車視覺感知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將利用雙方在各自領域擁有的生態資源優勢,共同拓展ADAS及自動駕駛市場,為汽車行業客戶提供優秀的智能化產品解決方案,共同推進國內汽車行業智能化發展”。
“亞太股份是國內第一家擁有ADAS自主技術的企業,公司的ADAS系統2020年在國內率先量產,已為數家客戶供貨,還有多個車型在匹配試驗中,預計后續業務量會逐步增加。同時,汽車電子控制系統、ADAS系統、輪轂電機系統是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也是提供公司后續發展動力的重要助力。”上述負責人說道。(記者 吳文婧 馮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