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要錢嗎?”
“這個超市會開多久?平時應該找誰呢?”
“我之前做志愿服務了,要怎樣領取積分?”
……
日前,電白區嶺門鎮平嵐村鄉村振興積分超市正式揭牌運營,許多村民對這個“不要錢”的超市感到相當新奇。
試點先行
建設首家積分超市
“一支牙刷10積分、一支牙膏20積分、一本筆記本30積分、一張凳子70積分……”“獲取積分的途徑有很多,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每采納一次得100積分,參加村委會組織的志愿服務得100至1000積分,自家房前屋后環境衛生做得好,每月還能加100積分……”工作人員小馮耐心為村民解釋積分超市的兌換細節。
2021年,嶺門鎮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鎮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今年初,駐鎮幫扶工作隊經與鎮黨委和政府溝通研究,在平嵐村建設全鎮首家鄉村振興積分超市,探索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積分獎勵和紅黑榜公示機制,以樹立“人人參與、實干得利”的鮮明導向,推動村民從“一旁看”轉向“一起干”,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實現整治工作常態化、管護機制長效化。
“鄉村治理必須充分發揮廣大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將村民參與擺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嶺門鎮委書記陳振宇認為,建設鄉村振興積分超市、探索積分獎勵制度是發動村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和美麗宜居村建設的關鍵一環。
科學管理
實現有序運營
走進積分超市,可以看到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生活日用、糧油食品、家用電器等,而且所需積分高低不一,能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駐平嵐村第一書記溫才裕表示,積分超市在采購時就要充分考慮村民所需所想,結合生活習慣提供兌換服務。
為確保積分制度順利實施、取得實效,平嵐村組建了評分管理委員會,由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班子組成總評定工作組,各自然村選派村民代表、志愿者、網格員、村民小組長等組成3人一組的評比檢查小組,每月開展一次入戶檢查評分工作,根據相關評定表的標準進行評分。
村民可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建言獻策、協調糾紛等多種方式獲取積分。有了積分后,村民可以憑積分卡到積分超市兌換物品。評分管理委員會每月通過公示欄、微信群等公示各家庭積分加減情況,每季度通過村文化廣場LED屏公示積分排名前10名的家庭名單,每年對積分總排名前5%的家庭頒發“五星文明戶”等榮譽表彰。
持續反哺
有效匯聚幫扶力量
很多村民在咨詢的同時還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們一方面希望積分超市能向所有村(社區)推廣實施,另一方面又擔心積分超市是政府或鄉賢一次性資助建設,無法長久維持下去。
“這個鄉村振興積分超市從頭到尾沒有花費鎮村一分一毫,這間板房、兌換的物品,都是由消費幫扶行動中受惠的企業贊助,只要消費幫扶行動不停止,企業就會一直支持下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我們的消費幫扶行動總銷售額已經接近150萬元,企業、農戶從中受惠甚多,他們都想主動反哺鎮村,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嶺門鎮黨委副書記、駐鎮幫扶工作隊隊長黃灶濤說,與其說是工作隊在幫鎮扶村,倒不如說是過去一年以來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消費幫扶行動的20多家珠海單位和6000多名職工個人在傾力幫扶嶺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