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原地區自然風光壯美、民族文化鮮明、人文氣息厚重,不少老鄉通過旅游扶貧擺脫貧困。如今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旅游“飯碗”怎樣端得更牢?如何通過旅游幫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近日,記者分別從甘孜州和阿壩州各選一個村,請他們講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之路。
點 位: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松坪溝村
講述人: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宏
3月31日臨近中午1點,我才喝了當天第一口水,一直忙著走村入戶宣講護林防火政策,口干舌燥。林子對我們松坪溝而言,太重要了。
松坪溝村緊鄰國家4A級景區——疊溪·松坪溝生態旅游景區。每年秋天,山上層林盡染、山下河湖晶瑩,素有“小九寨”的美譽。這片山林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我們村的“錢袋子”。為啥子這樣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全村一半村民都從事旅游業,村里每年接待游客可達數萬人次。
比如脫貧戶全興勇,正是因為吃上“旅游飯”,徹底擺脫貧困。全興勇一家致貧原因是缺技術、缺勞力。后來,通過村里的技能培訓再加上國家政策扶持,他把自家住房裝修改造一番,改出20多個房間。他掌灶、愛人幫忙,夫妻倆做起了民宿。每年5月以后都是旺季,有不少回頭客和過路客。
都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目前,茂縣正在創建“天府旅游名縣”,這有助于我們繼續通過旅游實現鄉村振興。
大舞臺,需要生力軍。如何銜接鄉村振興?我認為最關鍵的是人才。目前我們還主要靠游客口口相傳,希望引進一些年輕人,他們有新鮮的想法,懂互聯網和媒體,可以到網站、客戶端上寫文章、傳照片,把景區推薦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小九寨”。
點 位:甘孜州丹巴縣甲居鎮
講述人:鎮黨委書記岳國軍
甲居鎮作為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首批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已初步建成集觀光、體驗、休閑、民宿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村落集群。脫貧攻堅期內,在扶貧政策支持下,我們完成了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和產業規劃布局。下一步將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按“一環兩心四組團”規劃植入景區業態,主要概括為“上天入地”。
入地,要打造更多的大地景觀。我們計劃種植“美人脆”“美人菊”“美人桃”,并將步游道延伸到田園里,打造可親可近的多彩田園;開發“則姆”(藏語:美人)系列產品,則姆餐廳、則姆花園、則姆冷飲吧已建成使用;建設一批集觀景臺、旅游公廁、停車場、售賣亭為一體的旅游服務點,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把農特產品賣出去,實現“后備廂”經濟。
上天,則是計劃開發滑翔傘體驗項目。引進亞聯專業滑翔傘團隊,游客來了可以在崇山峻嶺之間翱翔,俯瞰風情藏寨、俊美山林。
民宿依然是我們未來深化農旅融合發展、豐富景區業態的重要抓手。我們要繼續大力發展甲居旅游民宿經濟,從“資金獎補、設施完善、質量提升”等方面支持一批精品民宿落地,達到“一個民宿就是一個媒體”的預期效果。采取“一戶一策”的方式,發展集體驗嘉絨文化、民俗展覽、田園觀光、生態采摘、嘉絨刺繡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新業態。同時實施“旅游+”和“+旅游”戰略,推出一批能滿足游客“有所選、方便購、帶得走”具有嘉絨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發展釀酒葡萄、藏香豬、牦牛肉干等特色旅游農產品,著力提升嘉毪絨挑花刺繡、嘉絨唐卡等特色工藝品技藝,打造高品質旅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