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滑雪運動,一旦接觸,只有兩種結局:要么完全不感興趣,回歸絕緣體;要么徹底入坑,迅速升級成發燒友。近年,隨著北京雪場的不斷成熟,帶娃一起“發燒”的朋友越來越多。趕上全家癡迷起來,周五一下課,就從學校門口接上娃直奔崇禮,整個雪季的周末都輾轉在各個雪場里。
當然,要想滑雪滑得爽,專業裝備不能少。畢竟滑雪還是一項比較專業的運動,即使是頭一次滑雪的初學者,有些裝備也是需要提前準備的,要不然就只能雪場里“裸奔”,或者接受雪場商店的“高價”了。
這里,是幾年不間斷帶倆娃出沒雪場的麥兜媽的心得。她把曾經踩過的雷、專業滑友提過的建議、自己的實際使用體驗,都在本文分享了出來。
哪些買,哪些租?
進入滑雪場之前,有一個令各位媽媽最糾結的問題:孩子的雪板、雪鞋和雪服等等雪具,到底是買還是租?哪些能租到,哪些必須得買?
“買買買”派認為:用自己的雪具,既安全衛生,又省下每次反復調試雪具的時間;“租租租”派認為:孩子長得太快,全套雪具幾乎都要一年一換可能就得近萬塊了,不劃算。
首先,有一些滑雪必備的輔助工具,像滑雪手套、滑雪鏡、護臉等,這些必備品建議提前買好。到了雪場,一是可能買不到,二是價格太高。其次,如果就隨便滑一兩次試試,雪服、雪具這些也不用買,雪場直接租就搞定了,還不會有那么大的行李負擔。至于滑雪裝備中最昂貴的雪板、雪具,我為此專門請教了職業教練,他給出了一條簡單易行的判斷標準:大體可以用十次作為基準,每個雪季滑雪超過10次,那就“買”;低于10次,那就“租”。這是一條兼顧經濟與實用“大”原則,大家可以參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挑選一套性價比高、安全性強的專屬滑雪裝備,我這就為媽媽們從頭說起:
頭盔,安全和舒適都要
去雪場,無論大人、孩子一定要戴頭盔!戴頭盔!戴頭盔!
頭盔的選擇,安全性能必然是排第一位。因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相關的安全認證體系,建議購買符合歐盟CE安全認證體系,或者美國ASTM安全認證體系的產品。
其次是舒適性,包括頭盔的重量、透氣性、尺寸大小及可調節功能。因為每個人的頭型、頭圍都不一樣,亞洲人和歐美人的頭型也不一樣,購買前,一定要帶娃親自試戴。順便可以現場檢驗一下,選定的頭盔是否能夾住雪鏡,內襯是否可拆洗等等。
特別提示一下,如果孩子戴了頭盔,家長們在雪場中一定要扯開嗓門大聲說話,因為包裹嚴實的頭盔確實阻礙了他們的一部分聽覺。
雪鏡,絕非可有可無
雪鏡對于初學者的功能主要是預防雪盲癥以及大面積反光對于眼睛的刺激。即使在陰天,雪場陽光的反射也比我們想象中強很多。特別是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小朋友,眼睛更為嬌嫩,更容易受到冷風和紫外線的傷害,所以雪鏡是必不可少的裝備!爸爸媽媽們一定要重視,可千萬不要以為雪鏡是可有可無的。
好的雪鏡在安全防護的同時,還能起到防止鏡片起霧、擴大滑雪視野等作用。孩子的鼻梁比較低,而雪鏡首要的挑選原則就是全封閉,完全緊密貼合孩子面部才有功效。有些雪鏡也會配有專門的鼻貼幫娃墊高鼻梁,以吻合雪鏡的佩戴。其次,建議選擇雙層防霧、防紫外線的雪鏡片。鏡面由防霧、防紫外線涂層的有色材料制成。這種材料很柔軟,用力扭曲只發生變形而不會斷裂,保障鏡面受到撞擊時不會對娃的面部造成傷害。
護臉和護脖
潮娃必備單品
小朋友的頭盔,一般會比較大,尤其小齡娃,很難買到尺寸剛好合適的頭盔。為了避免運動時頭盔晃動摩擦頭發、頭皮造成不舒服,頭盔里面內搭一個帽子就顯得格外實用了。而且有的帽子與脖套連成一體,能更好地保暖,避免領口灌風、嘴鼻“喝風”。
當然,如果帽子和圍脖分體,選擇就更多了。有種魔術脖套,用途多元,既可以當帽子,又可以做圍脖,還能當面罩,加絨保暖,滑雪、登山、跑步、日常都可以用,實用性很強,絕對是潮娃必備單品。如果仔細淘一淘,還會發現各種“好玩”的面罩,比如帶條“小尾巴”的,無論是把“尾巴”塞到雪服里還是任它掛在面部隨風飄揚,都會讓娃成為雪場里“最吸睛的仔”。
另外有一種滑雪頭套是套在頭盔外面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保暖,讓脖子不暴露在外面。不過在北京周邊或者崇禮滑,有了頭盔,大可不必再戴頭套。
此外,防凍護臉貼不可不說是個神器!透氣水波紋形涂膠層,防風又保暖,哪里需要貼哪里,還可以根據粘貼的部位隨意剪出適合的形狀,極方便。以我的經驗,大部分崇禮雪場到了冷天、大風天都能免費領護臉貼,所以大家可以根據需要再買。
雪服,實用也實惠
在雪場,最醒目最拉風的絕對是一套靚麗的滑雪服!除非只滑一兩次嘗嘗鮮,否則我強烈建議娃的雪服一定要買!一是雪場里出租用的雪服反復穿,并不那么衛生和安全。其次,一套好的滑雪服,防水、透氣、保暖又防風,就算不滑雪,冬天平日里也可以穿;第三,很多雪服的袖/褲口、袖/褲長都設計成可調節的,給娃挑選大一到兩個碼的,能至少穿兩三年,也不很浪費。
專業滑雪服都會注明防水性與透氣性。好的防水性可以有效防止雪融化浸濕衣服,讓衣服內、外都保持干燥。透氣性好可以保證身體的多余熱量散發出去,保持身體的干燥。
買滑雪服的時候還要注意其中的細節設計,很多時候都能成為加分項。比如,在雪場乘坐纜車時,多數需要刷卡。穿脫手套尷尬掏卡的經歷,相信每個初學者都遇見過。正因如此,碰上這種袖子上有口袋的設計,簡直像挖到了寶。只要一抬胳膊,輕松掃卡進入。再比如,袖口處有一個掛鉤,是用來掛手套防丟的,十分方便。用的時候打開粘扣拉出來,不用的時候也能收起來。每次給娃穿雪鞋的時候,也是一個大工程。那么大的靴口需要塞在雪褲里面才舒服,簡直太費勁了。所以雪褲上的拉鏈設計,就顯得格外貼心。
5歲以下的小寶寶,一般會選連體雪服。全身包裹嚴實,無論滑雪、玩雪、打雪仗,怎么玩怎么摔都不會弄濕里面的衣服,很好地預防了著涼、感冒。更重要的是,可可愛愛的連體雪服過了這個年齡就很難再穿進去了,可得抓緊時機呢。
再大一些的娃,更適合選護住前胸、后背的背心式背帶滑雪褲。即使不小心摔倒,由于雪褲的護腰設計,也不至于讓雪滲進里面的衣服里。
8歲以上的娃,就可以選擇成人款式的雪褲了,大部分都會選這種背帶式的。好處是無論怎么翻滾、跳躍,都不必在意褲子滑落了。
速干內衣與抓絨衣,貼身好搭檔
娃滑雪時貼身穿的一定要是速干內衣,不要穿純棉的,更不要穿保暖內衣。通常情況下,孩子只要稍加活動,就不會冷,甚至很容易出汗。一旦出汗,不及時排干,反而容易著涼,引起感冒。貼身穿著一件排汗、透氣性能好的內衣,既可以排汗、速干、透氣,又能保持身體舒適干爽。
抓絨衣是穿在速干內衣外、滑雪服內的中間層。一般選擇輕便、合身、保暖的。另外,上衣盡量選擇領口帶拉鏈或者按扣的高領款式,保護脖領不灌風。
手套襪子,細節設計要關注
滑雪手套與日常用的保暖手套不同,性能要求比較高。防水、透氣、耐磨、保暖、不容易掉是基本需求。考慮到小寶寶的穿脫方便,建議較小的孩子戴連指款,大一點的孩子戴五指款。當然,還有一種三指款手套,完全可以根據尺寸自由選擇。
其實,滑雪手套之所以稱之為專業手套,是有很多功能專為滑雪這項運動設計的,比如較長的腕部及腕部的收緊帶是確保溫度、防止進雪;有的滑雪手套,還有塊區域專門應對雪鏡起霧時,擦拭鏡片的;更專業的單板手套會裝備護腕,防止摔倒撐地時傷到腕關節,競技手套的手背和手指背也會設置硬質護具。
想當年剛開始泡雪場那會兒,對于襪子的要求僅僅是——能穿就行。但滑雪之后,態度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質量不好的襪子滑幾趟就濕透了;功能性不好的襪子,不舒服不說,該厚的地方太薄,幾次下來就能感到受力摩擦的地方隱隱作痛。
一雙好的滑雪襪,上面會有各式各樣的紋路和“補丁”,這都是針對腿部,腳部特定位置的特殊設計,調節體感壓力。容易磨損的地方會全部加厚,襪口兒萊卡螺紋編織,不緊也不松,完全不用擔心運動時滑落。最重要的是,滑雪襪是分左右的!給娃穿時,別穿反哦。
選擇的時候不要擔心,襪子只要自己穿著舒服、保暖、速干就好,不用挑剔品牌。
雪鞋一定要試穿,別怕麻煩
所謂好馬配好鞍,雪鞋可以算是滑雪這項運動的靈魂,挑選起來當然不能馬虎。但具體到雪鞋選擇的最重要標準,只有一個——舒適!穿上的感覺比一切參數都重要,所以一定要帶娃親自試穿!
兒童雪靴的帶扣從1條到4條都有。不同的帶扣條數適合不同身高、水平的娃。初學者選擇單扣式;水平漸長以后,可根據身高選擇2-3扣式的即可。一般到達競技類水平,才需要選用4帶扣的款式。
雪靴靴筒的高度同樣重要。靴筒太高,力量不足的小孩較難移動,膝蓋無法彎曲,一個簡單標準就是:靴筒上沿距離膝蓋15-20厘米最佳。即使是相同尺寸,不同品牌的靴筒高度也不同,忍不住再次強調,一定要帶娃親自試穿!
給娃買穿戴的物件,統一的困擾都是:一年一個尺寸,實在頭疼。建議考慮風琴式伸縮的調節內膽,可以調節至相鄰的5個鞋碼,完美解決這個難題。而且,選擇稍大一點兒的雪鞋,還可以通過填放專用鞋墊來彌補。
目前主流的雙板滑雪鞋分為兩種。傳統兩片式雪鞋包裹性好,力量能更好地傳達給雪板,操控性強,適合追求速度的體驗。三片式雪鞋的硬度調節更加靈活,穿著更舒適、輕松,適合自由式休閑的滑法。單板雪鞋一般都是軟鞋,外觀看上去很像雪地靴,所以選擇的標準主要是保暖性、舒適性、軟硬度和材質。
雪板與護具,馬虎不得
雪板的選擇這里就不多說,它是滑雪最重要的器具,想來大家也不會馬虎,要好好咨詢雪場或商場的專業人員、教練后再定。
這里必須要強調的是,護具很重要!它不是專門給初學者準備的。護具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防止在發生意外時,出現“硬碰硬”的重傷,而不是慣常大家所認為的——穿了護具摔了也不疼。護具,實打實是保障安全的必備用品啊!所以,護具的挑選也一定要親自試穿才行。
我家娃最喜歡的是一種外戴式護具,造型是個小烏龜,可可愛愛的讓許多大人也穿上了身。這種護具雖然看起來不那么專業,但防護功能并不遜色。不過隨著孩子技藝日漸精進后,他們也會發現這種大護具很是累贅……
過來人的一些碎碎念
滑雪,畢竟是一項體力消耗很大、危險系數相對較高的運動。帶娃出行,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萬無一失。
1.對娃來講,2-4個小時的不間斷滑行,及時補水、補能量一定是媽媽們需要提前做的功課。我的經驗是:準備一個小小的保溫杯,最好是帶吸管的。大娃可以直接裝在自己的滑雪服大口袋里;小娃的水壺則可以交給教練統一保管,順便請教練提醒孩子多喝水。一定,一定,一定要多喝水!不然回來容易生病的!
補充體力方面,準備一些燕麥類的能量棒就行,易食易攜帶。
2.切記避免讓孩子單獨滑雪,尤其是在山上。孩子在明顯、寬敞的雪道上滑行,同時留意其他的滑雪者,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3.在進入和退出上山纜索吊椅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保護好孩子。
4.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眼睛,因為銀白色的雪地反光強烈,看久了會影響視力;不戴雪鏡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時,盡量不要讓孩子總盯著地面,經常地看看天空和周圍的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娃一起挑選一套稱心如意的滑雪裝備吧,他們將感受到這項運動中的全部樂趣。冬日里,熱情的小火苗就是這樣被點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