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讓2億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者的具體措施,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18日表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具體促進提高他們的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方面,將按照中央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要求,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發揮政府引領促進作用,出臺政策,加強激勵,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環境,鼓勵更多勞動者從事技能工作。
第二方面,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鼓勵企業在職工收入分配中把技能作為一個重要要素加以體現,無論基本工資定級還是津貼補貼、績效獎勵等方面,都把技能作為重要要素。下一步,要不斷完善措施,鼓勵企業完善職工收入分配機制,促進企業收入分配積極向一線職工傾斜。在實踐當中,有一批企業和大國工匠,已經在建立技能激勵導向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方面,呼吁全社會關注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為他們鼓與呼。對技能人才作出的貢獻給予獎勵,特別是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共青團、工會、婦聯這些社會群團,要在榮譽表彰方面加大力度,鼓勵通過技能成長成才。
張立新指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我國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特別是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問題比較突出。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高技能人才僅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8%,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張立新說,要通過各種舉措,加大人才供給,激勵更多的勞動者特別是青年技能人才學習技能、投身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中國的2億技能勞動者是產業工人的重要主體,他們對產業結構升級、改善就業質量非常重要。激發他們的活力,要從政府激勵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社會全力支持等各方面全方位提高他們的待遇和地位,讓他們有獲得感,能夠通過技能實現美好生活,實現人生價值。
“他們本身也是強大的擴大內需的消費力量,如果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擴大內需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張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