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劉揚) 上市公司股東提前終止減持大軍擴容。10月18日,神工股份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更多亮照明有限公司尚未減持公司股份。本次減持計劃提前終止。
同日,財富趨勢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10月17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黃山出具的《關于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告知函》,結合自身情況和對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黃山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股份計劃。此前,黃山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與大宗交易相結合的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3920100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此前一日,聯合光電(300691)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暨董事長龔俊強及光博投資有限公司根據各自的資金安排,結合對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合理判斷,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其未完成減持的股份在本次減持期間內將不再減持。當日,還有萬訊自控(300112)、上海凱寶(300039)、海波重工、雷科防務(002413)披露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的公告。
據統計,自減持新規頒布過后,截至9月末,已有106家公司公布減持終止計劃,141家公司承諾不減持。8月,無論是減持終止計劃或承諾不減持的公告數目,都創下2020年以來的最高值,減持新規的效果較為明顯。從增持公告數來看,8月和9月的增持公告數分別創下了2020年以來的最高和次高值。另外,減持新規頒布后,9月凈減持約56.24億元,較8月的189.92億元明顯減少,效果立桿見影。此外,10月以來又有19家公司表示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減持規定的實施不僅旨在維護市場的資金平衡,減少對市場資金的耗費,更是為了保護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東莞證券分析師尹煒祺分析認為,首先,對上市公司的新股發行定價產生了約束效應。由于高價發行的股票存在破發風險,根據新規定,如果新股處于破發狀態,那么公司控股股東就無法實施減持計劃。因此,公司控股股東為了保留在二級市場減持的空間,也不再追求新股的高價發行。其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會重新關注公司的破凈狀態。很多上市公司長期處于破凈狀態,這種侵蝕投資者權益的情形因為不涉及公司控股股東的利益,所以沒有引起控股股東的足夠重視。如今,為了避免公司股價跌破凈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提前終止減持計劃,還有多家公司股東自愿承諾不減持。比如,19日浙江建投(002761)、阿拉丁、柏楚電子、億華通等多家公司均公告了股東自愿不減持,10月18日則有7家公司發布,10月以來共計有42家公司發布自愿不減持公告。與此同時,包括致歐科技(301376)、逸飛激光、陜西能源(001286)在內的多家公司公告股東延長鎖定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