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殺跌1%以上,不過A股終于一回,各大指數沒跟隨下跌,反而能早盤沖高后穩住。從資金流向來看,今日北上資金流入40多億,看來上漲推動力又在外資,其流入與流出與市場漲跌可謂驚人一致。由于明日過后,就迎來了國慶大長假,因此市場進一步弱震迎長假是難于避免的。不過就是這樣的弱勢下,卻有讓人瞠目結舌的強龍。
在華為Mate60成功破圈下,華為產業鏈在本月便迎來了狂飆模式。其中龍頭捷榮科技更是21天收出17個漲停,股價短時間內成功漲5倍,成為弱勢中一朵靚麗的花。須注意的是,如此兇猛的暴漲,并沒有受到監管方面的警示,這一定程度上釋放出,管理層默認這樣的龍頭上漲。畢竟要想大盤起來,先要有足夠的賺錢效應,而捷榮這樣的爆發力,無疑是最具沖擊力的。而前期個股普遍低迷、連板高度很有限,一放開就往死里懟,這種極端的走勢,說明市場還是以投機為主。
不過如此暴漲過后,龍軒認為暴跌的風險也很快來了,大家要回避短期暴漲過的個股,畢竟此類股一旦見頂,股價往往好幾年都爬不出來,如去年的競業達、中國醫藥、以嶺藥業等。而在捷榮科技打出短線題材高度之際,今日新能源部分個股也出現明顯超跌反彈,如隆基綠能、陽光電源大漲、愛旭股份更是漲停板;此外,CXO板塊在藥明康德帶動下也是絕地反擊,泰格、昭衍新藥都是放量大陽。這是近期龍軒一直強調,被套較多個股死扛那一類。
題材股再現龍頭式瘋狂暴漲,背后是存量資金有限,活躍資金集體抱團的一種。若市場真有持續性上漲主線出來,那捷榮技術還不一定有如此高度。因此,當前市場要徹底走出來,龍軒認為還是需要有大的持續領漲主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強的賺錢效應,從而讓增量資金入場,最終推動大盤從底部走出來,否則就還會被那幾十億出入的外資牽著鼻子走。
其實當前無論是政策面、基本面與估值來看,A股都已經具備大級別的反彈潛力。特別是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比2018年底部的時候大多了,其中一大標志就是時隔15年把印花稅調下來了;另外則是收緊IPO的同時,制定了減持新規,這些都是立足于長遠的。
當前最大利空還是美聯儲超預期加息,之前市場預計23年下半年就降息的,但現在都推遲到了24年下半年。只要美聯儲還不降息,那俄烏戰爭不會熄火、且還會有擴大化,那地緣政局不穩下,外資就會持續流出,從而極大壓制A股的反彈。
這兩個月來外資流出超過千億,在這個點位其實國家隊就應該敢于入場去承接這些帶血籌碼,而不應被這些攪棍帶節奏。另外,我國的貨幣政策今年其實是寬松的,這從龍軒每日可接好幾個貸款電話、年利率不到3%可覺察出。但為什么貨幣寬松市場還不漲呢?在于大家失去信心,都把錢存銀行了,因此刺激經濟、應先把股市搞起來,這樣則能形成正循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