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滬深IPO僅新受理4家 9月再融資罕現“零受理”

發布時間:2023-09-26 19:56:36  |  來源:中財網  

自今年8月底,證監會公開表態收緊IPO和再融資之后,IPO和再融資的受理數量就直線下降。第一財經統計顯示:下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合計僅受理了4家IPO;9月份,滬深交易所同時出現了罕見的再融資“零受理”現象。

鑒于受理數量的大幅減少,市場也曾出現IPO、再融資“關閘”的傳言,對此,證監會此前罕見回應市場傳聞,明確表示不存在IPO、再融資“關閘”,上市門檻也沒有提高。

IPO受理量創新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IPO的收緊,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就已十分明顯。

第一財經統計顯示:下半年截至目前已接近一個季度的時間,滬深交易所合計僅受理了4家IPO,而且,這4家均為9月份受理的企業,也就是說,在7~8月兩個月的時間里,滬深交易所一直處于IPO“零受理”的狀態。

而去年三季度,創業板合計受理了26家IPO,科創板受理了9家IPO。

這4家IPO企業中,滬市主板、深市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各1家,分別為鄭州恒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達智控”)、正泰安能數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泰安能”)、廣西北部灣陸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優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夠在當下IPO收緊的大形勢下勇闖首發之路,顯然這4家公司也都有“兩把刷子”。

比如,正泰安能由正泰電器分拆上市,是一家戶用光伏企業,屬于國家戰略發展支持行業。控股股東正泰電器是低壓電器市場的龍頭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南存輝,“正泰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為通潤裝備。如果IPO成功,正泰安能將成為“戶用光伏第一股”。

恒達智控由鄭煤機分拆上市,專業從事煤炭智能化開采控制系統技術與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煤礦智能化也是國家近年來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之一。

恒達智控目前已形成以電液控制系統、智能集成管控系統、液壓控制系統、智能供液系統四類產品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并在細分領域取得了優勢地位。根據格物致勝的統計數據,2022年,公司電液控制系統、智能集成管控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38%和40%,均排名國內第一;2022年,公司液壓控制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8%,排名國內前列。

相比滬深交易所,北交所最近則要活躍很多,下半年以來,北交所已受理了9家企業IPO,其中,6月份就受理了6家。

北交所背靠新三板,擁有龐大的后備企業庫,為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功能,9月1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著眼于支持中小企業更好更快上市、促進優質投資標的供給,對北交所的發行上市安排進行了優化。

罕見的再融資“零受理”

另外,自證監會表態收緊再融資后,9月份,再融資市場已有所變化。

從受理端來看,截至目前,9月份以來,滬深交易所同時出現了罕見的再融資“零受理”情況。而去年9月,上交所受理了5單再融資,深交所受理再融資多達14單。

“再融資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零受理’表明再融資在申報端確實是收緊了。”深圳大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專家譚格非對第一財經表示。

同時,今年下半年來,A股再融資的終止案例也有所增加。其中,9月份終止了4單再融資,8月份終止了10單,創下年內新高,其中主要集中在滬市主板。年內,上交所合計終止了16單再融資,僅8月份就占比達到一半。

其中,華通線纜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事項于8月24日上會被否,這也是全面注冊制后,首例再融資項目被否的案例。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認為,發行人未能充分說明“存貸雙高”的合理性和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有效執行,不符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結合9月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再融資的上會還是正常進行的,但節奏有所放緩。”譚格非認為,未來的再融資審核或將變得更加嚴格,特別是對募投項目的信息披露要求更加細化。

“只有足夠的吸引力,足夠優秀,才能成功實施再融資,而盈利能力較強的科技創新企業或會更受市場青睞。這也再次提示眾多上市公司,募投項目要有非常現實的意義,要能有效助力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應充分考慮市場前景、產品技術含量、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與公司現有管理能力、銷售能力是否匹配等因素。”他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