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收官!創業板年跌26.77%,兩大主線收官領漲,節后怎么走?

發布時間:2022-12-30 17:42:18  |  來源:中財網  

導讀:2022年終于收官了,回首這一年,可能酸甜苦辣都讓我們感受過了,這里即代表了現實生活,也代表了A股市場,我們對今年的A股市場的重要指數做了統計,包括行業在內,整體而言,今年的表現是相對弱勢的,滬指全年下跌15.13%,深成指下跌25.85%,創業板下跌26.77%,科創50下跌31.35%,如果僅以漲跌幅20%作為牛熊的評判標準,那么除了滬指外,其余幾大指數今年熊市無疑了,另外,恒生指數年內下跌了15.32%……


【資料圖】

從風格來看,我們以大中小價值與成長為代表,其中,大盤成長跌幅最大,全年下跌28.22%,小盤成長次之,跌幅27.56%,中盤成長下跌25.32%;中盤價值下跌17.04%,小盤價值下跌16.15%,大盤價值下跌12.24%,也就意味著今年所有風格都是下跌的,但成長風格紛紛處于熊市狀態,所以,2022年跟2021年的風格狀態截然不同。

僅從指數和風格年內的數據看,至少說明2022年整體是弱勢的,換言之,不管你以哪一個數據為基準,只要能跑贏基準數據,則意味著你今年的相對收益還算不錯,相信更多人都會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滬深300指數全年的跌幅為21.63%。

再來看看行業,申萬一級行業全年最終上漲的行業只有兩個:煤炭及綜合;年內領跌前五分別是電子、建材、傳媒、計算機和電力設備;申萬二級行業看,全年最終上漲的行業有九個,領漲前五分別是:酒店餐飲、旅游景區、煤炭開采、航空機場和綜合;領跌前五分別是:消費電子、半導體、光學光電子、焦炭和數字媒體,但是要注意,二級行業全年跌幅超20%的多達52個。

題材概念上看,全年最終領漲前五分別是:數字哨兵、供銷社、阿茲海默、噪聲防治和油價相關;領跌前五分別是:傳感器、3D攝像頭、增強現實、植物照明和智能電視,注意,跌幅均超過40%。

所以,結合一二級行業漲跌后,我們發現今年單一行業的機會出現在煤炭行業,而全年最慘淡的行業,則在電子行業,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等科技及科技制造業,事實上,于整個2022年來說,不管是海內外,應該都是“舊能源”大年,主要包括煤炭和石油石化,只不過這兩個行業在四季度跌幅明顯,尤其是石油石化年內的波動更甚,四季度的下跌拉低了全年的漲幅。

資金面上,我們能看到的數據暫時只有兩個:外資和融資余額,外資全年增持900.2億,注意,滬股通全年增持940億,而深股通卻減持近40億,兩者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異,回想年初做過的判斷,我們當時認為今年滬股通會逐漸超過深股通,沒想到的是落差竟然這么大,不過差距的拉開主要發生在上半年。

融資余額截止到昨天,今年合計是減少了2595億,年內觸底發生在4.29日,所以,融資余額主要減少的階段在5月份之前,隨后是低位震蕩,6-8月出現過明顯回流,但是,融資余額作為A股市場典型的情緒性資金(投機),5月份之前和8月份之后,都是偏謹慎的,或者說投機資金信心不夠,做多的欲望不夠明顯。

所以,就算不看其他資金,比如公募、私募、險資、社保和銀行理財等等,僅僅外資和融資余額就存在巨大的差異,同時,外資的深股通還是減持的,且成長風格主要集中于深市,故而毫無疑問,今年的成長風格不可能扛得住,當然,二三季度的公/私募集體反撲成長風格,尤其是新能源產業鏈(風光電儲),否則成長風格年內的表現可能會更弱……

今天簡單回顧年內的狀態和數據,我們改天再詳細的討論年內每個季度不同的表現,接下來,我們要看一看今天作為收官之戰的市場表現。

幾大指數小幅分化,午后分化的空間逐漸拉大,客觀的說,這是非常符合預期的,滬指漲0.51%,深成指漲0.18%,創業板跌0.11%,科創50跌0.24%,整體漲跌幅都不大,但滬市主板絕對是收官之戰最強勢的,而雙創則出現了高開低走的現象,這意味著日內的存量資金騰挪及偏好非常明顯。

分時圖上看,滬指高開高走,10.12分之后有所回落,10.46分之后再度反攻,午后維持日內高位震蕩,并且在14點之后還走出了日內新高,14.08分之后小幅回落,尾盤高位震蕩。

分時成交上看,日內的多空博弈非常劇烈,早盤回落階段還出現了密集的賣盤,午后的高位震蕩主要表現為多空博弈,當然,沒有明顯回落,則意味著多頭穩住了局面,空頭的拋壓并未如前期般在午后突然加大,且大中小的表現相對一致。

創業板就要弱很多了,高開震蕩,于10.10分之后趨勢性下挫,11點之后小幅反彈,午后再度回落,13.15分之后于日內低位震蕩,14點之后再度震蕩下挫并走出日內新低,可以這么說,日內的創業板權重和中小的姿態對調了一下,權重是亦步亦趨的走弱。

中小在9.47分直線走強后雖然有所回落,但11點之后維持了較長時間的橫向震蕩,14點之后,分時均線和黃線的差距再度拉大,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分時成交的多空博弈劇烈程度遠大于滬指,而且14點之后的拋壓是逐漸放量的,所以雖然跌幅不大,但利潤兌現的態度很鮮明。

簡單說兩句今天的行業表現,基本上就是圍繞疫后產業鏈和地產及其產業鏈進行的,雖然一級行業下跌的只有5個,但基本都是成長風格,中午解釋過傳媒行業,這里不再贅述,領跌行業如有色、醫藥、電子和電力設備,整體跌幅都很小,不過領跌的題材概念主要體現在醫藥中的新冠題材上。

因為今天的行業表現比較散亂,所以,我們認為節后回來的分化還是會持續,但核心依然是復蘇線,只不過輪動的狀態一時半會改不了,所以,暫時還是交易性格局沒變……

資金上,外資今天流入不到一個億,但是,滬股通流入15.68億,深股通流出14.75億,態度鮮明;主力資金震蕩流入近7億,日內流入和流出幅度的絕對值不大,但波動性很強,而兩市的成交額合計6041億,比昨天還小幅縮量了,所以,日內還是存有資金騰挪的痕跡,只是越來越小而已。

最后,我們認為節后回來的主線邏輯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的清晰,但農歷年前的反復性和輪動大概率不會改變,所以,指數節后的走勢還需要震蕩,我們認為將圍繞3030-3130點區間震蕩,故而反復性還是會比較明顯,當然,指數的反復源于行業的反復,主觀上,我們認為節后回來的紅包行情大概率還是會出現,但這不是核心……

就2023年而言,我們認為上半年會遠遠好于今年同期的表現,但是風格或者結構性的分化會更明顯,直白的說,價值和成長風格的分化會越來越大,回顧本月初說過的看法:前三年是成長行情,今年是過渡年,2023年,將徹底回到價值行情。

關鍵詞: 融資余額 高位震蕩 電力設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