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月國民經濟數據近日出爐,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了最新月度報告,分析國民經濟走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于澤表示,面對今年疫情散發、俄烏沖突等國內外超預期影響,國民經濟在二季度遭遇較強沖擊。但進入8月,多項宏觀數據出現了好于預期的復蘇,反映出中國宏觀經濟正進入關鍵轉折期,面臨轉折“四重奏”。
第一重轉折表現在主要供需指標的普遍回升。今年3月至4月,國內多地疫情散發對經濟形成沖擊,隨后,“5.23”穩大盤一攬子方案出臺,6月份經濟數據向上企穩,7月份數據有所波動。最新的8月數據顯示,多項宏觀指標的增勢好于預期。
在供給側,工業方面,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7月提高0.4個百分點;服務業方面,8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7月加快了1.2個百分點。在需求側,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比7月加快了2.7個百分點。
第二重轉折來自房地產和出口的趨勢性變化。報告認為,今年以來房地產投資、銷售面積等數據的下降反映出我國房地產存在著供需失衡問題。“供需失衡是多年累積的問題,不是一些地區放開限購就能解決的。”于澤表示,房地產發展模式需要逐步調整,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方向將從在下沉城市尋求增量更多回歸到核心城市,轉型為核心城市存量優化模式。
對于第三重轉折,報告判斷,新動能將引領中國經濟邁入新階段。“新動能蘊含在‘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新發展格局中,例如數字經濟、‘雙碳’引領的綠色經濟等。”于澤說。此外,第四重轉折來自更大維度的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將進入新的長周期,其中一個典型表現是當前已顯現的全球性通貨膨脹。(記者 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