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研團隊近期研發出迄今最耐用電池,三部委表示將開展氫燃料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
(資料圖)
隨著我國能源體系將向著更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發展,新能源汽車需求飆升,動力電池板塊大火。而近期一項關鍵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又一細分賽道迎來風口。
8月1日,氫燃料電池概念股集體大漲,納爾股份、全柴動力、首航高科、天沃科技等多股漲停,美聯新材、藍科高新、金博股份等漲幅居前。
最耐用電池誕生
據媒體報道,近期香港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邵敏華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新的氫燃料電池,不僅大大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在電池的耐久性方面也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氫能雖然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但由于技術限制,直到今天其發展仍然不溫不火。多年以來,氫燃料電池依賴昂貴的鉑金作為催化劑,因此生產成本高企,其商業化道路也十分艱難。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352.1萬輛。其中純電動車賣出291.6萬輛,混動汽車賣出60.3萬輛,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僅賣出0.2萬輛。
如今香港科技團隊減少了80%的鉑金使用比例,氫能源電池將更具成本效益。
具體而言,新配方使用了含有原子分散的鉑、鐵單原子和鉑鐵納米顆粒,加速了反應速度,并達到了比鉑本身高3.7倍的催化活性。從理論上講,催化活性越高,它所提供的動力就越大。該研究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了《自然催化》雜志上。
此外,A股上市公司楚江新材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碳纖維纏繞技術可用于儲氫罐的制造,高端熱工設備產品可應用于氫能源制造領域。
楚江新材官網顯示,公司專注于材料的研發與制造,業務涵蓋先進銅基材料和軍工碳材料兩大板塊,包括精密銅帶、高端銅導體、銅合金線材、精密特鋼、碳纖維復合材料和高端裝備及新材料六大類產品。其中精密銅帶年產能超30萬噸;銅合金線材、碳纖維預制件、高端熱工裝備均位居國內龍頭地位。
三部委:開展氫燃料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
8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三部委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推進氫能制儲輸運銷用全鏈條發展,加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加氣、加氫等設施建設。
方案指出,加大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車、郵政快遞、環衛、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開展電動重卡、氫燃料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加快充電樁建設及換電模式創新,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電網絡體系。
另外,大力發展綠色智能船舶,加強船用混合動力、LNG動力、電池動力、氨燃料、氫燃料等低碳清潔能源裝備研發,推動內河、沿海老舊船舶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綠色智能船舶研制及示范應用。
方案還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優化煤化工、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