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市場關注的寧德時代的定向增發終于在6月22日塵埃落定。根據寧德時代6月22日披露的定增結果,寧德時代本次增發1.10億股A股,發行價格為410元/股,募資總額近450億元,成為注冊制以來最大再融資項目、創業板市場最大再融資項目、全市場詢價方式并以現金全額認購的最大再融資項目。
作為注冊制以來A股市場最大的再融資項目,寧德時代的定增受到關注這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寧德時代這次定向增發最初公布的融資計劃更是高達582億元,比最后實際融資的450億元高出132億元。可見,寧德時代最后的再融資方案還是作出了調整的,不然,寧德時代這次的再融資規模將會更大。
(資料圖)
之所以削減了再融資的規模,顯然與市場對寧德時代定增的指責存在很大的關系。因為該公司定增方案一經推出,便被市場輿論指責為“圈錢”。一方面再融資金額高達582億元,成為A股市場用現金全額認購的最大再融資項目;另一方面更關鍵的是,寧德時代本身并不差錢。去年8月推出定增方案之時,該公司去年6月末所持有的貨幣資金高達746.87億元,完全可以覆蓋公司再融資項目的需求。而當下正式實施定增之時,今年一季度末,寧德時代的貨幣資金更是高達1002.90億元。因此,寧德時代并不差錢,其再融資完全沒有必要。該公司之所以要進行再融資,完全是一種“媽媽認為的冷”,是公司方面認為,目前該公司的資金無法完全滿足未來發展對資金的需求。所以,寧德時代的定增被深深地烙上了“圈錢”的印記。
不過,盡管寧德時代的定增被不少投資者認為是“圈錢”,但其定增還是受到了市場的追捧。畢竟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投資能不能賺錢,至于上市公司的定增是否合理,他們并不太關心。實際上,也正是投資者的這種心態,讓上市公司的一些“圈錢”行為得以得逞。寧德時代的定增就是如此,而且從寧德時代公布的定增結果來看,寧德時代定向增發的“定增團”成員相當豪華,其22名參與定向增發的機構幾乎都是市場上的“名角”。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國泰君安證券、泰康資產、睿遠基金、高瓴等多家海內外知名機構都參與了寧德時代的定向增發。
寧德時代的“定增團”確實豪華,但這是否意味著這些知名的機構參與寧德時代的定增就一定可以獲利呢?這個其實是不確定的。它們既有可能獲利出局,但也有可能賠本出局。這些豪華的“定增團”的參與,其實并不能保證它們就一定可以賺錢,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相互壯膽”。實際上,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定增團”虧損的現象并不少見。而這種虧損,就是對“定增團”盲目參與定增的最好的懲罰。
以用友網絡的定增為例,今年1月26日,用友網絡披露的定增結果顯示,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為52.98億元,發行價格為31.95元/股。這筆定增最終確定17名發行對象,包括頭部私募高毅資產、高瓴,知名牛散葛衛東,易方達基金、萬家基金,中金公司)以及申萬宏源等券商。其中,高瓴獲配股份最多,共3129.89萬股,獲配金額近10億元。
然而,定增結果公布之后,用友網絡股價一路下挫,一度跌至16.53元/股,創下階段新低。即使近期股價有所回彈,但6月23日的收盤價也只有19.96元,較定增價格下降了11.99元,這意味著參與定增的投資者虧損了37.53%,其中獲配金額最多的高瓴,浮虧達到了3.75億元。可見即便是知名機構參與定向增發,一樣也會出現投資虧損的局面。
那么,參與寧德時代定增的“定增團”命運將會如何呢?或許其命運并不會象用友網絡“定增團”那么慘。畢竟寧德時代所處的新能源處在市場的風口之上,這個熱點會經常性地受到市場的炒作,這就使得寧德時代的股價不會寂寞,會經常性地受到市場的炒作。
但對寧德時代的股價又不宜寄予太高的希望。畢竟目前寧德時代的股價本身就不低了,而且又是近兩年已經遭到市場暴炒的股票,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已經得到市場的充滿發掘。在這種情況下,要繼續大幅拉高寧德時代的股價,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
尤其是該公司的一季報顯示,寧德時代的盈利情況出現危機,公司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486.8億元,同比增長153.97%;凈利潤14.93億元,同比下降23.62%。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的原因,主要就是部分上游材料價格快速上漲所致,從而使得公司的營業成本顯著攀升,一季度達416.27億元,同比增長近2倍。而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公司方面想解決就能夠解決的。這將成為困擾寧德時代股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所以,參與寧德時代定增的“定增團”,半年后(限售期6個月)獲利出局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要想獲得暴利,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寧德時代是這次定增的最大受益者,而寧德時代“定增團”的命運,還掌握在市場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