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白藥(000538)披露了2021年報,公司因權益投資失利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9.2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9.17%至28.0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云南白藥自1996年以來首次出現歸母凈利潤下滑,其也因此被戲稱為被割的“韭菜”。
同時,云南白藥在業績增長乏力的同時,股價也遭到腰斬,而公司跨界醫美試圖打造新的新利潤增長點仍處于虧損狀態。
投資小米虧逾14億
年報顯示,云南白藥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63.74億元,同比增加11.09%;實現歸母凈利潤28.04億元,同比減少49.1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3.39億元,同比增加15.17%。
據記者注意到,這是自1996年以來,云南白藥歸母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同時也是公司業績首次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云南白藥凈利潤腰斬背后的原因,是其2021年證券投資上的失利。
年報顯示,云南白藥2021年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9.29億元,而2020年為實現22.40億元的收益。
具體來看,云南白藥在2021年共投資了9只股票,其中投資小米集團虧14.04億元、騰訊控股虧1.34億元、恒瑞醫藥虧2.20億元、伊利股份虧1.27億元。
事實上,云南白藥證券投資可以追溯2019年。20219年年報顯示,因公司持有的證券、基金單位凈值變化產生,公允價值變動增加2.27億元,占利潤總額的4.80%。
或許是嘗到了甜頭,云南白藥在2020年加大了投資力度,并實現了22.40億元的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重為32.94%。
云南白藥在去年發布2021年三季報時,就因炒股巨虧15億元而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就炒股巨虧一事,云南白藥在2021年1月接受機構調研時回應,公司充分聽取廣大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在原有的風險控制措施基礎上,嚴格控制二級市場投資規模,2022年,在董事會審批的額度范圍內,公司將逐步減倉,不繼續增持。
年報顯示,云南白藥已降低了權益投資規模,交易性金融資產比重下降11.23%至47.2億元。
截止2021年末,陸續將騰訊控股、恒瑞醫藥、伊利股份清倉,同時也減倉了小米集團。
跨界醫美尚未盈利
有業內人士認為,云南白藥之所以會選擇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證券投資,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云南白藥本身業績增長的相對緩慢。
據記者注意到,云南白藥近年來的盈利水平處于持續下滑趨勢。
Wind數據顯示,2017至2021年,公司銷售毛利率從31.19%降至27.15%,銷售凈利率從12.88%下降至7.69%。
分產品來看,2021年公司的批發零售產品實現銷售收入235.8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64.83%,其毛利率為7.31%,與去年相比下降了1.78%。
在業績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云南白藥也在嘗試探索新業務。2021年,云南白藥研發費用同比增加82.99%至3.31億元。2017年至2020年,云南白藥研發費用分別為8403.54萬元、1.10億元、1.74億元和1.81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0.35%、0.41%、0.59%和0.55%。
對于研發費用增長的原因,云南白藥在年報中表示,主要是新增特醫食品研發注冊及采之汲生物醫學護膚品研究開發等研發項目。公司希望通過此豐富特醫食品相關的產品管線和醫學護膚產品族群,從而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白藥表示,2021年在醫學美容、口腔護理和新零售健康服務、皮膚科學的布局初見成效。
在醫學美容方面,云南白藥于2021年12月29日發布公告稱,其下屬二級全資子公司云南白藥集團健康產品有限公司,擬以2021年11月30日為基準日,將其直接持有的公司下屬三級全資子公司上海云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云臻公司)100%股權按賬面凈值62.58萬元,無償轉讓給公司。
此次轉讓完成后,云南白藥直接持有云臻公司100%的股權。
同時,云南白藥擬向云臻公司增資50000萬元,增資完成后云臻公司注冊資本將增加至50090萬元。公司計劃于2022年12月前,在北京、上海開設8家醫療門診部機構,以達成公司階段性的戰略意圖。
不過,云南白藥年報顯示,云臻公司合并日至年末凈利潤為-144.50萬元。因此,新業務何時能帶動云南白藥增長乏力的業績,還有待時間檢驗。
在云南白藥因投資失利而造成業績下滑的同時,其股價也在2021年走上了下坡路。自2021年2月18日站上上市以來最高點163.28元后,云南白藥股價就一路震蕩下行。
截止3月28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80.93元,相較于去年高點已跌逾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