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近期市場的加速下跌,直接給不少小伙伴整破防了。市場底部究竟在哪里——這成了最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今天就從幾個常見的指標入手,和大家一起看看A股究竟跌到什么位置了?
指標一:跌幅
歷史上的大跌調整幅度都有多大?我們選取了滬深300指數近10年里數次較為顯著的跌幅達到20%的情況,供大家參考。 圖1:滬深300指數近10年走勢
數據區間:2012.3.10-2022.3.9,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表1:滬深300指數近10年較為顯著的調整列舉
數據區間:2012.3.10-2022.3.9,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從時間維度來看,自2021年春節前的高點開始,滬深300 一直處于陸陸續續調整的狀態,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和地緣沖突升級影響,尤以2021年12月13日至今更為顯著。從調整幅度來看,自2021年春節前高點開始,滬深300指數最大跌幅已達25.67%,和歷史情況比起來,時間和調整幅度兩個維度都處在較為充分的程度。
指標二:市盈率
市盈率是衡量市場估值最常用的指標之一,通常市盈率越低,意味著市場越便宜,下跌的空間相對也越小。那么當前市場主要指數的市盈率是高還是低呢?
圖2:過去10年滬深300及創業板指數TTM市盈率變化趨勢
數據區間:2012.3.10-2022.3.09,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表2:當前滬深300指數及創業板指數TTM市盈率在過去10年中的百分位排名
數據區間:2012.3.10-2022.3.09,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百分位排名按市盈率從高到低排序,市盈率最高的排名100%,市盈率最低的排名0%。
這個水平究竟是高還是低呢?
從過去10年的來看,滬深300和創業板指都在40-50%分位,意味著其估值水平略低于過去10年均值,但市場的邏輯是在不斷變化的,從過去5年、尤其是3年的水平來看,滬深300指數已經處于相對較低位置,創業板指更是跌到了近3年的相對底部區間。
指標三:新基金發行數量和規模
2月份新基金發行跌入“冰點”。據Wind數據統計,2月份新發股票和混合基金41只,只有2021年同期數量的40%;2月股票和混合基金合計發行規模169.3億,僅有去年同期規模的7.5%。(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2.28,Wind股票型基金和Wind混合型基金分類)都說基金“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如此“慘淡”的成績,是否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好做”的階段呢?
表3:2022年2月新發基金數量及規模相對于過去10年的百分位排名
數據區間:2012.3.1-2022.2.28,Wind股票型基金和Wind混合型基金分類。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百分位排名按基金月發行數量和規模從高到低排序,數量或規模最高的排名100%,數量或規模最低的排名0%。
首先從百分位排名來觀察,2月的新發基金數量已經少于近3年近75%的月份,新發基金規模更是創下了近3年的新低。所以當前的基金發行的確已經處于歷史上的相對較低水平。
圖4:過去10年滬深300走勢與月新發基金(股票+混合)數量對比
數據區間:2012.3.1-2022.2.28,Wind股票型基金和Wind混合型基金分類。
圖5:過去10年滬深300走勢與月新發基金(股票+混合)規模對比
數據區間:2012.3.1-2022.2.28,Wind股票型基金和Wind混合型基金分類。
同時根據價值君測算,過去十年,滬深300指數走勢和當月新發基金(股票+混合)數量的相關性達到了84.6%,和當月新發基金(股票+混合)規模的相關性也有70.6%(數據來源:Wind,2012.3.1-2022.2.28)。從上面的對比圖也可以看出,尤其是在市場高點,往往也對應了新發基金數量以及發行規模的高點,基金發行最低點和市場底部的對應關系雖然不如高點這么明確,但總體也體現了一定的相關性。(文章來源:匯豐晉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