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鏈融合”點燃浙江慈溪工業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日,2021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出爐,慈溪市以浙江第一的成績位列第六。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該市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08.30億元,成為浙江省首個GDP超2000億元的縣(市)。今年上半年,該市經濟發展勢頭強勁,GDP超1064億元,同比增長14%。
今年年初以來,慈溪加快打造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共同富裕先鋒市,努力為率先探索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提供更多慈溪實踐、慈溪示范。其間,該市推動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加速融合,上半年專利授權量等在寧波各區縣(市)中列第一。
向環保要動力,向科技要產能。瞄準建設浙江創新智造示范區目標,慈溪打出制造業全域產業治理“組合拳”,加快形成空間優化、產業集群、要素集聚、功能集成、綠色集約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我們街道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形成年產值20億元以上的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宗漢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躍說,今年,該街道將推動龍頭企業與院士團隊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磁性材料產業集群競爭力。
政府優化創新生態,企業邁開創新步伐。慈溪加大對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扶持力度,落實專利強市相關政策措施,以知識產權杠桿撬動創新經濟發展。今年4月,該市躋身中國縣域知識產權競爭力五強。“近三年,公司累計投入科研經費近4000萬元,獲得各類專利300多件。”寧波寶工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學利說,科技創新為企業注入了發展新動能,上半年該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5%。
鍛造硬核力量,奮力爭先進位。今年,慈溪將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動“5G+”工業場景應用;加快構建覆蓋重點產業集群的科創平臺聯盟“上林科創走廊”,篩選培育一批“科技獨角獸”企業,打造長三角南翼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等,爭當全面高質量發展的先鋒,在寧波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中顯擔當展作為。(記者 陳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