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CPI環比由上月上漲0.6%轉為下降0.5% 物價形勢總體穩定

發布時間:2021-04-16 10:48:55  |  來源:中國網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CPI環比由上月上漲0.6%轉為下降0.5%,同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4%;PPI環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同比上漲4.4%,漲幅比上月擴大2.7個百分點。無論CPI還是PPI,其波動幅度均處于合理區間,物價形勢總體穩定。這既反映了一段時期以來實施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果,也反映了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向好的態勢,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創造了有利條件。

CPI環比由漲轉降,同比由降轉漲,共同特點是食品價格下降,非食品價格上漲。從環比看,受春節后需求季節回落影響,CPI由漲轉降。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1.6%轉為下降3.6%,影響CPI下降約0.7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0.2%,但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從同比看,由于翹尾負向影響大幅減弱,CPI由降轉漲。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1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56個百分點。

PPI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有所擴大,是生產資料價格和生活資料價格同時上漲所致。從環比看,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PPI漲幅比上月有所擴大。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0%,漲幅擴大0.9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由上月持轉為上漲0.2%。從同比看,PPI漲幅比上月也有所擴大。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5.8%,漲幅擴大3.5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1%。

國家統計局測算,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持轉為上漲0.3%,一季度核心CPI與去年同期持。不過,作為先行指標的PPI對作為滯后指標的CPI具有一定的傳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國內需求側景氣恢復上揚導致的PPI上漲,一定程度上會帶動CPI順勢增高,或造成二季度CPI溫和抬升。

物價關系百姓生活,也關系經濟穩運行。物價漲跌幅度過大,超出合理區間,造成較大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對民生、對經濟都是不利的。因此,保持物價穩是歷來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一般而言,CPI小幅上漲,比如控制在3%左右,則有助于刺激需求和提升經濟景氣,起到活絡經濟的作用。因此,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促進經濟穩運行的角度出發,在經濟發展的年度預期目標中,我們基本上把3%的漲幅作為CPI波動的合理區間。比如,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CPI漲幅確定在3%左右。

當前,新冠疫情的影響持續存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增加了新的不確定,國內經濟恢復也不衡。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六穩”與“六保”相結合,保持宏觀政策連續穩定可持續,政策不“急轉彎”,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政策相配合,保持流動合理充裕,實現貨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是物價總體穩定的可靠保障。雖然美國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給全球經濟帶來較大通貨膨脹壓力,但我國穩健的貨政策有助于對沖可能的外部沖擊,使物價水不至于深受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的影響。

食品價格在CPI中占的權重較高,穩食品價格成為保持物價穩的必要一環。年來,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一直是穩物價的重要抓手。從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和品質到穩定和發展生豬生產,從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到加強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穩定食品價格從而保持物價穩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今年以來我國豬肉市場明顯降溫,3月份豬肉價格環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擴大7.8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8.4%,降幅擴大3.5個百分點,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恢復生豬產能有很大關系。

受去年以來全球各國采取量化寬松的貨政策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出現結構上升。此外,很多產業鏈上游開工率因疫情影響大幅下降,導致產業鏈整體供給不足,也助推了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已成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保持物價穩的新課題。對此,需要一方面加強宏觀調控,一方面通過企業調整采購策略、控制采購成本、優化供應商結構等積極應對。應該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可控的。

由此,可以預期,在連續穩定可持續的宏觀政策有效調控下,保持物價水基本穩定,從而穩經濟、顧民生是有信心的,也是有基礎條件的。(記者 張德勇)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