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導讀: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
(資料圖片)
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第三十八個教師節,我們走進重慶三十中,走近3位優秀教師,點滴記錄他們的教育故事和追夢足跡。
鄧勝懷。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 生物是一門認識生命、探究生命本質的學科。而在鄧勝懷看來,就像生物講的微生物發酵一樣,教育就是一個“釀酒”的過程。
中學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作為一名“90后”,鄧勝懷是學校的新生力量。從教九年,鄧勝懷早已和學生打成一片。
實驗教學,打造有趣有效的生物王國
2013年,22歲的鄧勝懷來到重慶第三十中學校,成為了一名生物老師。初來乍到的鄧勝懷抱著一腔熱血,開始鉆研生物的學科教學。
“生物這個科目是激發學生對于生命個體的興趣,去研究生命的規律,認識生命本質的過程。”他認為學習生物,興趣是第一位的。
實驗教學是生物學科教學中重要的一環。但在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也是最薄弱的一環。“真正動手去做,學生才會對生命科學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相比于純粹地講授教學,鄧勝懷更傾向于生物實驗教學。“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訓練,生命觀念、社會責任才能內化于行。”
在打造自己的生物王國時,鄧勝懷也有自己特別的教學方式。
“備課的環節不僅僅是我在完成,學生也會參與進來。”在實驗教學的備課階段,鄧勝懷總讓一部分學生提前參與完成實驗,發現預實驗出現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進入到授課階段,鄧勝懷也不急于上課。就地取材,用現實生活中的新鮮事例,先與學生展開一番激烈的討論。先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去發表自己的看法,給予他們充分自由的討論空間和發言時間。討論結束了,才和學生們回到課堂,回歸教材,共同去尋找答案。這樣既能保證教學有趣,又能讓學生真正學懂。
實驗教學。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自助式管理,“鄧哥”找到了保持年輕的秘訣
回憶自己的中學時代,鄧勝懷想到了自己的初中班主任,這也是他選擇成為一名班主任的原因之一。
中學時期,鄧勝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優等生。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是班級管理的一把好手。初中班主任的關照,讓鄧勝懷意識到一個好的教育者對于學生實實在在的影響。“曾經,自己在班主任的影響下變得更好;現在,也希望自己成為班主任,影響更多人。”
從事教師職業的第四年,鄧勝懷就和學生承諾,不再使用QQ。“QQ現在是學生們的天下,我不去看他們的QQ,給到學生充足的私人空間。”鄧勝懷表示。
對于學生來說,比起“鄧老師”,他們更愿意稱呼鄧勝懷為“鄧哥”。在“鄧哥”的班級里,學生和班主任可以是無話不談的關系。就這樣,“鄧哥”輕輕松松就建立起了師生間的信任。
“我的班級管理是學生自助管理。”在鄧勝懷的班級,每周例行的班會課上,班主任只負責參與、點評,而學生才是班會的“主角”。不只班會課,其他活動也是一切交給學生,學生策劃、學生組織、學生負責。
與學生一起感受生物的奧秘。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后浪”崛起,引領未來
作為學校教師團隊里的“后浪”,鄧勝懷從老教師那里學到了不少。
教師王艷艷,是鄧勝懷班主任生涯上的“領路人”。“我進校之后的第一堂家長會,第一堂班會課,都是‘師父’手把手的教。”不同的場合,該講什么?該以什么樣的姿態呈現?“后浪”鄧勝懷在老教師的幫助下迅速成長,順利“出師”。
“辦公室、走廊上,經常能看見王艷艷老師和學生談心聊天。”王艷艷老師對學生細致的關懷讓鄧勝懷深受感染。在自己擔任班主任的過程中,鄧勝懷也常常和學生溝通,迅速和學生打成一片。
其實,“鄧哥”也遇到過棘手的問題。高三的女同學因為壓力太大,時不時就會崩潰大哭。面對這樣的局面,不擅長安慰人的鄧勝懷束手無策。每次崩潰時,學生都會找到鄧勝懷,兩個人就這樣坐在辦公室里,邊哭邊談。
“我沒有辦法立馬幫助她排解心結,能做的就只有引導和陪伴。只有學生獨立走過那個階段,他們才能破繭成蝶。”“學生不愿意和家長說,但是愿意和我說。”不僅不惱,鄧勝懷還很有成就感。
作為一名學習型教師,鄧勝懷在生物課堂的教學上也毫不馬虎。教師王軼是鄧勝懷學科教學上的“師父”,給予了他很多教學上的指導和幫助。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鄧勝懷從來都是年輕教師中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個。早上七點過,學校的大門剛剛打開,鄧勝懷就到了。晚上六點鐘下班了,鄧勝懷也不急著走,待到學生們上完晚自習才慢慢離開。
“教育是一份良心工作,就像釀酒,隨著時間的推移,酒好不好,自己才有深刻的體會。”在接下來的教育生涯中,鄧勝懷會繼續把自己對教育的熱愛落實到行動當中。
關鍵詞: 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