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接連發文部署暑期相關工作,讓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平安、健康、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認真做好暑期校外培訓治理有關工作,要嚴防學科類機構違規開班。
謹防校外培訓“隱形變異”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的《關于做好2022年暑期校外培訓治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2022年暑期是“雙減”后的第二個暑期。前期校外培訓治理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仍存在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非學科類培訓不夠規范等問題,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深化治理還面臨很多風險挑戰。
上述通知要求嚴防學科類機構違規開班。各地要依托街道網格化治理體系,建立健全“街鄉吹哨、部門報到”聯合檢查工作機制,在暑期采取“日查+夜查”“聯檢+抽檢”等方式,廣泛動員街道、居委會、社區等力量,對學科類培訓機構開展拉網式巡查檢查,嚴防學科類培訓機構隱形變異違規開班、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的培訓機構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超范圍開展學科類培訓等問題發生。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聯合網信等相關部門,利用信息技術持續擴大線上監管覆蓋面,對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和重點網站平臺全天候巡查。
對于非學科類機構的監管,上述通知提出,各地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暑期非學科類培訓材料和從業人員抽查巡查,尤其是對培訓內容及材料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進行從嚴審核把關,確保正確育人方向和價值導向。要堅持公益公平,加強暑期非學科類培訓價格監督檢查,指導機構實行明碼標價,將培訓內容、培訓時長、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信息向社會公開。要全面落實預收費資金監管,防止“卷錢跑路”等問題的發生。要聯合有關部門凈化市場環境,加強暑假培訓廣告管控,防止虛假宣傳、惡意炒作。
此外,上述通知還要求各地公布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信息,暢通線索獲取舉報渠道,提高群眾參與監督的主動性。對各類違法違規培訓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及時更新機構“黑名單”,對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強化警示震懾。加快推進監管平臺全面應用,指導機構及時上架更新,引導家長學生認證使用,降低培訓風險。
科學安排暑期學習生活
為了讓中小學生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教育部辦公廳還于近日印發了《關于做好2022年中小學暑期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充分利用暑期鞏固學習成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科學安排學生暑期學習生活,特別是春季學期開展線上教學的地方和學校,在放假前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和診斷,精準分析學情,科學合理布置暑假書面作業,嚴格控制暑假書面作業總量,鼓勵布置探究性和實踐性作業。學校要指導學生制訂學習鞏固計劃,并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地方平臺優質課程資源,做好復習和鞏固,把知識學扎實。要引導教師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開展線上答疑,做好指導幫扶工作。
通知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繼續支持有條件的學校積極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引導教師志愿參與服務,并堅持家長學生自愿選擇參加。要注重豐富暑期托管服務內容,有效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資源設施,組織開展科技、文體、閱讀、實踐等多種特色活動。要積極會同共青團、婦聯、工會、社區等組織,吸納大學生志愿者、社會專業人士等,拓寬暑期托管服務渠道。要堅持公益普惠原則,參照課后服務相關政策,完善暑期托管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在統籌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方面,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充分利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科技館、體育場(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在暑期面向中小學生組織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拓展興趣愛好,提升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要鼓勵和倡導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向中小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并通過設立綠色通道、線上預約、開放日等方式為學生參觀學習與實踐提供便利。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通過多種方式密切家校聯系,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兒理念,合理安排子女暑期生活,防止增加過重學業負擔;引導學生堅持規律作息、加強身體鍛煉,主動分擔家務勞動。要指導家長教育子女合理使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防止孩子沉迷網絡游戲,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要引導家長高度重視因疫情長時間居家學習生活對子女帶來的負面影響,加強親子陪伴交流,積極構建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密切關注子女心理健康,及時察覺負面情緒和心理問題,加強與學校溝通聯系,共同做好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調節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部署開展學生安全工作
暑假期間,學生安全至關重要。通知明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落實汛期安全提示有關要求,指導學校在放暑假前專門安排安全教育活動,以預防溺水、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火災、食物中毒和網絡沉迷等為重點,采取多種方式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學生暑期外出時注意自身安全,嚴防各類安全事件發生。要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和發布安全提示、發送公益短信等方式,督促家長履行監護責任,加強對子女的教育監護,及時了解子女外出活動情況,確保暑期學生人身安全。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指導學生在暑期自覺遵守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和家人一起自覺開展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嘔吐、腹瀉、咳嗽、皮疹等疑似癥狀,第一時間向學校和社區報告,并及時到醫院就診。要引導學生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在公共場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自覺養成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等基本衛生習慣,確保自身健康安全。
對于秋季學期開學工作安排,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利用暑期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新學期開學教育和教育教學安排等工作,確保秋季學期平穩有序開學。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屬地疫情防控統一安排,充分聽取學生、家長和教師意見,認真研判,統籌考慮,合理確定秋季學期開學時間,嚴禁個別地區、個別學校利用暑期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或提前開學。(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