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3日10時20分訊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從教58年,王世群在紅巖精神里汲取信仰的力量,澆灌莘莘學子成人成才,做最好的自己。退休后,王世群擔任渝中區關工委報告團成員,在各中小學校和社區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達15年。
“80”后王世群總是精神飽滿,思維活躍,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充滿了熱愛與激情。先后榮獲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渝中區最美“五老”志愿者、渝中區“夢想課堂”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多彩教育 將孩子童年點亮
王世群從教師崗位退休后,仍然關心關注教育事業,重視青少年國防意識、愛國精神的培養,積極協助重慶市求精中學校大力推進國防教育,提出了“123518”國防教育模式,得到時任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主任湯奮的肯定,《國防教育》雜志還分三篇詳細介紹了重慶市求精中學校的經驗。
除此之外,王世群大力推動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創作的音樂劇《紅毛衣》、詩表演《陽光少年之歌》、故事《八歲小紅軍》等在學校藝術節上演出,經常組織青少年觀看《百團大戰》《生日》《今天我休息》等教育影片,并多次作《做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今天我們怎樣學雷鋒》等主題報告,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不僅是要培養學生‘專業成才’,更要引領學生‘精神成人’,做好社會主義加班人。”王世群認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革命先輩是黨和國家的“忠誠衛士”,是值得所有后來人學習、看齊和追崇的“超級明星”。為此,他將黨史故事搬進了課堂,將紅色基因嵌入每一個孩子的身體和靈魂。
深入學校社 為孩子打造“夢想課堂”
作為關工委五老報告團的成員,王世群每年都要到全區各中小學和街道社區為青少年作主題報告,《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創客在行動》等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與時俱進,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截至目前,王世群已作報告近百場,逾萬人次青少年受益于他的“課堂”。
渝中區關工委榮獲“全國終身學習品牌”“全國優秀兒童之家”稱號的“夢想課堂”公益項目,邀請王世群為孩子們開展作文輔導,他的生動講述、詳細批改和點評使孩子們受益匪淺。
促進家校社共育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解孩子們的需求,聆聽他們最真實的聲音,王世群主動作為,走進家庭、學校和社會,發揮老教師優勢,為孩子們帶去別樣的“夢想課堂”。
保持終身學習 做新時代的“追尋者”
除去老教師身份,王世群還是一名老黨員,在黨的精神浸潤和感召下,王世群始終堅守初心,不忘黨恩,他表示,能夠做出一點成績,全靠黨的培養,沒有黨就沒有他的一切。因此,王世群懷揣感恩之心,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學習永不止境,王世群始終秉承終身學習的理念,在閑暇時不斷用書籍豐富他的精神世界。日積月累,王世群家中藏書已近萬冊,由他編撰的著述更是超過1000萬字。
“關心下一代,我從不敢有半分懈怠。”王世群認為,孩子們需要的是有豐富學識并且與時俱進的“老師”,如果不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就會“跟不上”孩子們的成長。
從渝中名師到“最美‘五老’志愿者”,從求精中學到老年大學,他一路追尋、一路“發光”,成為了渝中杏壇一顆閃亮的“啟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