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95后“爸爸老師”講故事開直播 引領爸爸伴讀

發布時間:2021-12-09 16:51:07  |  來源:武漢晚報  

幼兒園95后“爸爸老師”每晚隔空講故事

“孩子們晚上好,這里是‘好夢繪本屋’?,F在,‘爸爸老師’給你們分享第1421晚的繪本故事,今天晚上的故事名字呀,叫作《圖書館的奇妙夜晚》……”12月5日晚9時,5歲的軒軒等著周末加班回家的爸爸一起聽睡前故事,聽完安心地進入了夢鄉。

講故事的是武漢市漢陽區玫瑰第二幼兒園男幼師吳炎坤。2017年12月,這位新潮的“95后”嘗試將新媒體整合到繪本教學中,建起個人微信公眾號“好夢繪本屋”,每晚給孩子們隔空講故事。4年來,聽眾從班上的30多個小朋友發展到全國3萬多粉絲家庭。吳炎坤說:“爸爸們常常因為‘忙’而無法陪伴孩子成長,我希望每天為孩子們送‘有聲禮物’,給他們陪伴與啟迪。”

“單身小伙比爸爸們還像爸爸”

“爸爸老師,你好呀!”11月30日上午,吳炎坤抱著一摞新買的繪本,穿過走廊前往自己所教的大二班。這時,一名小男孩突然從中二班教室探出頭來,向他打招呼。吳炎坤嘴角上揚,對小男孩點頭微笑。

出身教育世家的吳炎坤常常能體會呵護“幼苗”成長的職業幸福感。2016年9月1日,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不久,吳炎坤來到漢陽區玫瑰第二幼兒園接手第一個小班。開學第一天,班上“哇”聲一片,他被幾個小男孩打了圍,肩上趴著,腿上坐著,手里拽著,哭著不讓他離開他們的視線。只要孩子們不松手,他的手就不松開,就這樣,他和幾個孩子手牽著手度過了一整天。

晚上電話家訪時,一位媽媽驚喜地告訴他:“我的兒子說幼兒園里有個‘爸爸’,到哪里都很溫柔地牽著他。”第二天,當小朋友們哭著要找媽媽時,吳炎坤說:“爸爸在這兒!”從此,主動介紹“我是爸爸老師”成了他接手新班級時的小絕招。

吳炎坤懂得講故事比反復叮嚀更能影響孩子。小朋友瑤瑤到了小班下學期,每天入園仍會哭一小會兒,媽媽說他每天在家洗澡也會哭。一天晚上,“爸爸老師”隔空講了故事《臭烘烘大熊》。聽完第二遍,瑤瑤嘟囔著:“我還是喜歡和洗了澡的小朋友玩。幼兒園不用洗澡,但老師會給我換衣服,也會變得香噴噴。”當晚,瑤瑤洗澡不哭了,洗完還背上書包,模擬去上幼兒園。

吳炎坤講的故事《我不要上幼兒園》讓家長也體會并接納孩子的哭訴,理解他們“只是想跟媽媽多待一會兒”的想法。家長們說,吳老師雖然是個單身小伙,卻比爸爸們還像爸爸。

講故事開直播,家長也來學

家長張明敏的兩個女兒先后都在吳炎坤班上。“兩個女兒原本體質較弱,吳老師經常帶孩子們爬山坡、跳鞍馬、過云梯……時間久了,她們不怕高、不怕蟲、不怕疼,敢想、敢說、敢做,還改掉了公主病。”

張明敏的大女兒有一次用手機和吳老師聊天,突然說了句“吳老師我愛你”。吳炎坤告訴她,表達喜歡的方式有很多種,對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他挑選了關于異交往的繪本故事《小兔湯姆系列之湯姆戀愛了》,用故事來告訴孩子們如何表達情感。“小朋友的喜歡與愛,是表示找到了好朋友。他們的情感純潔美麗,大人不能打擊孩子愛的積極,要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孩子都對自己從哪里來充滿好奇,于是,吳炎坤組織了一堂啟蒙課,用講故事開直播的形式讓家長學如何正確教孩子認識自己從哪里來。

“小威是一個小精子,他住在布朗先生的身體里。”吳炎坤分享了繪本故事《小威向前沖》《小雞雞的故事》。于是,孩子們知道了像小蝌蚪一樣的小威很會游泳,他需要比其他3億個小精子游得更快才能獲得冠軍,最終變成一個小寶寶。

吳炎坤還邀請班上一位懷著二胎的孕媽媽,分享自己生大寶時的故事。難受的孕吐、生產時的疼痛,讓孩子們感受到懷孕有多么辛苦,而自己能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是多么不易。孩子們依次貼在孕媽媽肚子上去聽,感受生命的力量。

不少爸爸聽了故事、看了直播點贊:“教孩子認識生命的本源,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的‘私密部位’,遇到陌生人、危險或感覺不好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吳老師這種講故事的方法太好了。”

外地小粉絲發語音求助“爸爸老師”

“好夢繪本屋”至今講了1400多夜故事,很多故事都有針對,比如《不許摳鼻子》《夢是什么》《艾莫有了個小弟弟》《愛挑食的朵拉》等,解決了孩子們愛摳鼻子、逐漸分床、讓大寶接受二寶、挑食等現實問題。

“爸爸老師,今天有兩個小朋友打我,您可以幫我嗎?求求您啦,爸爸老師!”10月8日晚,吳炎坤收到來自廣州一名小“粉絲”的語音求助。這名小女孩的媽媽得知女兒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了,但孩子只想跟“爸爸老師”說。

吳炎坤立刻語音回復小“粉絲”:“你被小朋友欺負了,可以先向老師求助,還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是最愛你、最值得你信賴的人。如果他們都解決不了問題,我來和你們的老師聊一聊,好嗎?相信你一定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得到“爸爸老師”的支招,小“粉絲”滿意地和他道了晚安。

那天晚上,吳炎坤打開微信公眾號后臺,仔細翻看幾個月的留言,發現咨詢小伙伴之間如何相處的問題有不少。他挑選出繪本故事《咬人大王布奇奇》講給孩子們聽,分享故事中媽媽得知女兒“不愛跟布奇奇玩”后的態度與做法。他在故事結尾問孩子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留言告訴其他小朋友?”他用這個故事請孩子和家長們相互分享,也讓家長們明白,引導孩子自己尋找答案勝過直接告訴孩子該怎樣做。

引領爸爸伴讀,將“甩手掌柜”們集結起來

除了自己講故事,吳炎坤還邀請爸爸們給孩子講故事、上傳親子閱讀錄音。

無錫市一所高級中學教師季靜宇無意中發現了“好夢繪本屋”,其兒子從3歲開始聽,他們全家參與了“爸爸老師”組織的親子讀繪本活動,共同錄制的故事被分享在微信公眾號里。“孩子特別激動,還獲得了‘爸爸老師’的禮物,把禮物當寶貝珍藏著。孩子的爸爸也受‘爸爸老師’魅力的感染,從‘甩手掌柜’變成積極參與的好爸爸。”季靜宇看到了孩子和先生的變化,心存感激地說:“我想安排一次武漢之行,與‘爸爸老師’見一面。”

漢陽區玫瑰第二幼兒園園長張曉梅告訴記者,吳炎坤老師開微信公眾號講故事,最初是因為個人課題,他承擔了幼兒園的省“十三五”規劃課題《幼兒園繪本教育立體化的實踐研究》、武漢市“十三五”規劃教師個人課題《4-5歲幼兒繪本教育立體化與新媒體整合的策略研究》。“做完300多期,他的課題就結束了,沒想到他講故事卻一直堅持下來,還不斷完善內容,把不少爸爸也‘集結’起來了,非??少F。”

“每天打理‘好夢繪本屋’,選故事、錄音、編輯、后臺回復各類問題,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吳炎坤說,“故事里的童年有夢、有詩、有遠方。孩子們從聽繪本故事開始,漸漸學會了閱讀。父母如果加入,親子共聽、共讀、共賞,教育的美好就會顯現出來。”(記者 楊幸慈)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