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進一步拓展勞動課程 形成完整的勞動教育體系

發布時間:2021-12-06 08:32:44  |  來源:長江日報  

大學校園建“開心農場” 師生翻地種菜

“渾身沾滿泥還是盼再上課”

12月2日傍晚,湖北大學大一學生陳宣睿結束一天的課程后,在去食堂的途中特地繞到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看一眼他上周施過肥的地,看看他的“朋友們”長得好不好。

今年10月,湖北大學陽邏校區勞動教育課正式開課。這門課為全校必修課,課程學分為2個學分。陽邏校區的每個學生都要下地勞作,用一年時間體驗農作物生長全過程。

在湖北大學,新生要在位于武漢陽邏的通識教育學院度過大學第一年,該校勞動第一課也從這里開始。

為上好勞動課,通識教育學院將校區內8畝空地建成勞動實踐基地,全院4000名大一新生以“苑”為單位(類似以專業分班)分片“承包到戶”。學院購置農具、菜籽菜苗,同學們在勞作老師的指導下輪流種植和照料。

10月底,中國語言文學類學生陳宣睿上了勞動第一課,內容是“翻地”。他們要開墾一塊滿是雜草和石塊的土地,同學們用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把地挖成田壟狀并挖出導水溝。“下課的時候,同學們的鞋子和褲腿全是泥,有的同學臉上也沾了泥,但大家特別高興,盼著再次上課。”

“老師不僅教我們如何耕種,還會在理論課上教我們一些農業知識。比如不同的菜葉子形狀不同,有圓葉、扁葉、尖葉,株高也不同。”播音主持專業學生陳彥菁是武漢人,在城市里長大的她從未有過下地勞作的經歷。如今,聊起作物生長,她已能說出不少“專有名詞”。“雖然從小沒種過地,但我們對泥土有天然的親感,大家熱情高漲。手腳帶泥的勞動課才有意思。”

目前,這塊足球場大小的實踐基地里已種植了小麥等農作物以及應季蔬菜。明年5月是收獲季,每個學生將親自采摘并撰寫勞動教育小結,收獲的蔬菜還將送到食堂做成免費的飯菜供學生食用。

湖北大學通識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韓凱介紹,勞動教育課的第一學年以勞動實踐為主,讓同學們經歷開墾、播種、育苗、成熟、收獲的農作物生長全周期,親身體驗勞作的苦與樂。“很多學生不知道糧食從哪里來、蔬菜瓜果是掛在樹上還是長在地里,只有體驗‘汗滴禾下土’,才能體會‘粒粒皆辛苦’。”韓凱說,希望學生們通過切身體驗知曉勞動不易、勞動光榮,不僅對勞動者有發自內心的尊重,更從勞動中獲得向上的力量。

據悉,湖北大學將進一步拓展勞動課程,從生活勞動教育、專業勞動教育和公益勞動實踐等方面入手,形成完整的勞動教育體系。(記者 陳曉彤)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