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教師速成上崗 機構教師資質要求日趨嚴格

發布時間:2021-10-21 15:07:02  |  來源:羊城晚報  

有人將就炒更 有人充電考證 校外機構 師資提高空間大

專家建議,政府應組織機構老師進行培訓,對其專業水進行“微認證”

“雙減”要求中小學開設“5+2”課后服務,即每周5天,每天放學后至少提供2小時課后服務,內容分為基本托管和素質托管。由于校內教師人數、精力有限,基本托管通常由學校老師“兜底”,而素質托管的“主力軍”則是第三方校外機構。

那么,各個校外機構的師資水究竟如何?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各機構師資水不一,部分機構需要提高的空間很大:有些老師培訓三五次就“速成”上崗,不少老師未持有教師資格證;專業認證遭遇領域繁雜、無具體規定等障礙;部分老師兼職炒更(粵語,指在本職工作外業余掙外塊)、流動大,想提升專業水主要靠“自修”……專家建議,從事教育行業,即便是機構老師,也應具備教師資格證;專業認證方面,政府應推行“微認證”,可組織機構老師進行培訓,優化全社會資源。

現象探蹤:

有機構教師速成上崗 培訓三五次即登講臺

每周三的16時,32歲的王陽(化名)都要到廣州天河區某小學進行課后服務“機器人創意搭建”課程的教學。3年前,他經過幾次培訓就從教數學轉行教機器人。至于是否擁有教師資格證,王陽回答:“正在備考中。”

王陽是自由職業老師,在不同機構兼職,機構負責“接單”,他負責去上課。目前,每周一到周五,他在兩所小學負責課后服務“機器人創意搭建”課程的教學。

“創意搭建其實就相當于拼樂高,對動手能力要求高一點,需要配備材料包、教學生組裝。”這門課程分為初級班和高級班,王陽教初級班。在他看來,學生并不需要掌握太深。每次課的課時費在300元左右,每個班一學期15次課,王陽的月收入接8000元,在同行中屬于中等水

在王陽的職業生涯中,哪行紅火,他就轉哪行。2012年專科畢業后,他經朋友介紹進入一家教培機構做行政管理,兼教數學;2018年少兒科創、AI、機器人火爆,機構爭相開設相關課程,他馬上抓住“風口”轉“賽道”。

從教數學轉型成教機器人,需要哪些技能提升?王陽表示:“機構有基本培訓,經過公司大概三到五次培訓,加上自己的摸索,就可以上課了。”

至于教學內容如何把握、教學水如何提升,王陽表示,按照機構設計好的課程內容、教學大綱教學即可,他也會自學。

如何才能被機構錄用、上崗授課?王陽覺得還蠻簡單的:“提交個人簡歷、教學計劃,試講一次,我就被錄取了。進入機構兼職后,每個月還有兩次培訓。”至于入職、入校是否需要有資質證書,王陽說,“進校上課不一定需要教師資格證,也可以是行業人員。”

行業觀察:

師資水全賴機構把關

照本宣科也可糊弄交差

王陽大概不是個例。那么,給你家孩子上課的,是不是王陽這樣的“速成”老師?羊城晚報記者深入調查后發現,教師水基本上全靠機構把關,暫無硬、具體量化標準。

據悉,廣州市面上有幾百家素質教育機構,基本都是“小而散”,幾十人已可算中等規模。教師雇傭大多采取“專職+兼職”模式,兼職教師主要來自各專業學會、協會,也有少年宮老師、自由職業老師以及大學生。

素質教育涉及體育運動、文化藝術、科技創新等紛雜領域,項目數以百計。可關于素質教育執教門檻,基本只能靠機構“摸著良心”自行把關。一位培訓機構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很多培訓機構都有整套的課本、講義,上面將每堂課的內容、臺詞、題都詳細列舉,老師只要將內容大致背下,照本宣科就能上完一堂課。”一位機構內部教師告訴記者,比如一些機器人搭建課程,機構配套大屏幕,播放PPT、搭建解說圖,老師只要對照屏幕上的內容講解一下,引導孩子照著流程走就行了。

即便是發展時間較長、相對成熟的體育類教培機構,也并未對教師或教練的教學資格有明確要求。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宋君毅介紹,部分比較注重教學質量、口碑形象的機構會要求教練必須有教練資格證或教師資格證,但這也要靠機構自己“把關”。大部分機構只注重教練的實際教學能力、水和教學效果,對職業資格證或專業資格證并不在意。

今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相關人員須具備相應職業(專業)能力證明。但不同的教學領域分別應該具備什么職業(專業)能力證明,通知并沒有清晰界定。“比如籃球、跳舞、書法、編程屬于完全不同的領域,沒辦法使用同樣的師資要求,只能靠行業或協會認證。不同行業的認證標準、權威也參差不齊。”一托管臺負責人表示。

兼職老師流動

專業提升全靠自覺

目前,機構對兼職老師的約束不強,雙方通常是臨時關系,自然難以投入多少時間、精力對培訓進行提升。記者了解到,某家服務30多所學校的機構,專職老師16人,主要帶高水訓練隊和比賽;30多位兼職老師負責教授課程難度較低的低年級和初級班。

據介紹,兼職老師的收入以課時計費,根據老師教學年限、經驗、水、資質等,課時費單價從200元至1000元以上不等。新畢業、零經驗的老師200元/課時;有四五年經驗的老師400元/課時左右;專家型老師則為800元/課時,有的甚至突破千元。

27歲的李老師本科主修心理學,2015年畢業后進入教培行業教編程,作為自由職業老師,兼職于不同機構。她每周一至周五為兩所學校提供編程等課后服務教學,每個課時費用約在500元左右,李老師的月收入約2萬元,她表示這“又自由,收入也不錯”。

5年來,李老師在工作之余會參加培訓、上相關課程,有時還會專門抽出一兩個月時間進行學,實現自我增值。她先后考取了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機器人競賽指導教練證、中國電子學會頒發的青少年軟件編程指導教師證,還計劃繼續考取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高級資格證。

然而,一個老師服務于兩三家機構,實在不可能深入研究不同機構的課程特點,給出多樣化的教學。“兼職老師流動大、不確定多,經常因為各種原因就突然不教了或跳槽到別的機構。有時得臨時找人,手忙腳亂。”一位機構負責人坦言。

頭部專精機構要求高

全職教師水有保證

專業強、課程自主研發高的機構,更愿意培養自己的全職師資團隊,同時聘用兼職老師作為補充、助教。專職老師的薪酬模式為“底薪+課時費”。

提供編程、飛行器、機器人、3D打印等科技創新創造課程的某教育機構,進駐了華師附小、沙面小學、匯景實驗學校等多家學校。負責人趙老師介紹,團隊目前共20人,由教育、科學、藝術、工程和電子等行業的專業老師組成,上崗老師都持有相關課程資質證書,“老師肯定要專業對口,學過3D打印、計算機、電子專業等,其次要有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證書。”趙老師說。

帶領省實等廣州多所名校科技校隊獲得國際賽事獎項的另一個教育機構,老師學歷也都是本科及以上,專業對口、有教師資格證和專業證書。機構創始人王書然介紹,針對這種資質的老師,最基礎的教師培訓也需要一個月,好讓老師從教學手段、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到知識體系掌握都有全方位提升:“老師月收入1萬多元,屬于同行業中等偏上水。”

王書然說,尤其對于科技板塊的老師,靠“啃老本”是不行的,想帶高級班或比賽,還需具備將前沿科技發展與教學結合的能力,有強烈的學意識和能力。

趨勢建議:

機構教師資質要求日趨嚴格

未來,對機構教師資質的審核將越來越嚴格。

今年9月,教育部、人社部印發的《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管理辦法(試行)》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或相應主管部門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通過年度檢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依職責分工對機構從業人員情況進行檢查。從業人員違反規定情節嚴重的,經查實、審核后,納入全國統一監管臺的“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黑名單”管理。

政策有了,需要落實。專家指出,地方教育部門要加強監管和查處力度,將不符合條件的老師堅決拒于校門之外;學校要把好關,檢查、核對每個進校老師的資質,了解學生學情況、監控教學質量。

智慧托管執行總裁韓玉瑕也表示,機構應嚴把教師資質關,上課教師須有教師資格證或專業證書。教師甄選條件應為任教5年以上、本學科教學經驗應達3年。同時,應多提供機會給老師交流學,建立走出去、引進來及持續創新的學模式。

機構師資培訓

政府應設標準

華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部常務副部長、廣東省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王紅指出,要加強機構老師的培訓:“機構自身必須要有內訓。政府應出臺要求和標準,機構按照標準推進。”

她建議,政府也可以組織培訓機構老師進行培訓,“雖然機構是民營企業,但培訓好機構的師資,對整個社會來說是資源優化,全社會受益。”

對于機構師資的從業門檻,王紅認為,全體老師都應具備教師資格證,此外還要有專業領域的認證。素質教育種類繁雜,王紅主張加強對專業能力的認證,例如推行“微認證”,由專業水、信譽良好的行業協會、部門、大學等,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認證。(記者 蔣雋 田欣妍 張慧敏)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