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雙減”工作的試點城市 北京推出一系列舉措落實雙減

發布時間:2021-08-24 10:48:33  |  來源:工人日報  

期待“雙減”之后,教育回到常識上來

中央“雙減”文件落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北京市的“雙減”方案正式出爐——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得早于17時30分;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試,嚴禁劃分重點班、實驗班;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時30分,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時,線上培訓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于10分鐘……

從減輕作業負擔、保障課后服務,到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上述方案可謂事無巨細地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減負工作劃出了紅線、標出了底線。作為此次“雙減”工作的試點城市,北京推出的一系列舉措著實讓各地家長羨慕不已。

三點半難題、超前過度培訓、校外培訓亂象……“雙減”方案中一項項白紙黑字的硬核舉措,直指國內持續多年的教育頑疾。人們期待,“雙減”的大錘一落,之前飽受詬病的“爭相搶跑”“軍備競賽”可以一去不返,家長和學生被校外培訓機構牽著鼻子走的日子可以徹底“翻篇兒”,孩子們可以真正回歸學校與家庭,自然、從容地去體驗“長大”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而非在求學、升學的道路上為了所謂“勝出”匆忙趕路十余年。

此番方案相當于給北京的家長和學生們吃了定心丸,也成為未來一個時期基礎教育原則和理念的一個風向標。不難想見的是,其他地方大概率會來“抄作業”。

當然,對“雙減”工作的系統、涉及群體的廣泛,各方都應有理、清醒的認識,有些事情要想徹底“翻篇兒”,還需要一個過程,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比如,學科培訓班大幅縮減,一些家長或許會不慣。如何安排孩子空出的大把時間?面對自己搞不定的學科輔導,家長們的焦慮情緒一時半會兒恐怕難以紓解。此番北京“雙減”政策剛一落地,就有“某培訓機構將轉型培訓父母”的消息傳出,后被機構負責人辟謠;還有人戲稱,監管之下的培訓機構將轉戰郵輪市場,以郵輪游之名開展課外培訓……這類傳言無不是家長焦慮情緒的體現,不少家長恐怕還要經歷一個“斷奶”期。

比如,校內服務水和質量的提升,對學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師資擴容、改進教師隊伍考核激勵機制等,需要盡快有具體的應對舉措。教師是思想和靈魂的燃燈者,后“雙減”時代里,如何在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學科教育的同時,打好學生終生學、終生發展的底子,每位老師都該有所思考和改變。

再如,對學科培訓市場上一些機構執行“雙減”措施時態度不堅決、試圖搞變通等行為,相關部門也須及時監督和干預。

一場基礎教育領域自上而下的糾偏,也是一個全民反思的契機。走進二十世紀第三個十年,教育理當更多地回到常識上來——學校教育是“正餐”,校外培訓只是“零食”;教育要更多培養人而非篩選人;“人生是一場長跑”“教育需要靜待花開 ”……

“確保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于2021年底前有效減輕、兩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北京版“雙減”措施的目標清晰而切。新學期即將開始,各項舉措落地后校內外的改變值得期待。當減負不再是夢,相信孩子們的未來將更精彩。(記者 樂群)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