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錄取實行多梯度投檔錄取 非戶籍生更易圓夢

發布時間:2021-08-04 13:45:12  |  來源:廣州日報  

多梯度投檔錄取 隨遷子女計劃比例提高 新中考錄取帶來“四變”

志愿糾結少了 圓夢機會多了

中考錄取根據批次優化調整,創新實行以40分為間隔的多梯度投檔錄取,第二、第三和第四批次招生計劃,均采用梯度控制線上志愿優先投檔方式。同時,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計劃的比例適當提高,惠及更多隨遷子女。

昨日,2021年廣州中考第三批次錄取結束。新中考錄取根據批次優化調整,創新實行多梯度投檔錄取,新的投檔方式,也帶來了不少新變化。

變化一:省市屬示范性高中

呈現有序競爭的良好生態

每年中考錄取,省市屬示范性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以及各所學校的位次變化總是備受關注。今年,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以戶籍生最低錄取分數線720分“笑傲群雄”。除此以外,華附、省實、廣雅、執信、二中、六中戶籍生都在700分以上錄滿。今年考生結合新高考選課走班選擇高中志愿更趨理性,對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既是動力也是壓力,省、市、區屬學校之間,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市示范性高中之間呈現出百花爭艷、有序競爭的良好生態,助力構建“公平卓越、活力創新、開放包容”的廣州教育新體系。

今年,華附和省實較為“親民”的錄取分數,也讓不少考生大呼“賺到”了。有專家分析,一是兩所省屬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比較高,讓不少考生有點“望而生畏”。二是因為自主招生比例達到10%、名額分配比例達到50%,有不少高分考生在第一、二批次中已經被錄走了。記者粗略統計,在華附今年名額分配錄得的考生中,有80多人的分數超過了第三批次錄取的702分,大部分考生分數在720到730之間,同時不乏740和750分以上的考生,名額分配錄取的最高分為761分。省實名額分配錄取的考生里,成績超過705的也有100多人,名額分配錄取的最高分為765。由此可見,在小升初中被熱捧的優質初中,名額分配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這也充分體現了名額分配對于緩解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推進教育均衡,提高薄弱初中生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變化二:區屬示范性高中

生源質量持續向好

今年,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生源質量各有千秋,真光中學(校本部)、市第五中學、培英中學、市第八十六中學等10所學校在第二梯度投檔控制線以上完成戶籍生計劃和隨遷子女計劃,天河外國語學校、市第十六中學、廣東仲元中學的戶籍生錄取最低分分別為691分、689分、685分。

廣州市培英中學戶籍生最低錄取分數為670分,比去年提高了整整20分。從2019年的624分,到2020年的650分,再到今年的670分,隨著錄取分數的提高,近年來,該校錄取生源質量持續向好。“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的辦學質量不斷進步,家長和考生們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跟廣州中考今年創新了投檔規則有關。”培英中學副校長林澤權說。

今年廣州中考創新實行以40分為間隔的多梯度投檔錄取,第二、第三和第四批次招生計劃,均采用梯度控制線上志愿優先投檔方式。根據梯度投檔控制線設定規則,以降序排列在報考總人數12%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績690分作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檔控制線;以40分為間隔依次設定普通高中第二梯度投檔控制線650分、第三梯度投檔控制線610分、第四梯度投檔控制線570分、第五梯度投檔控制線530分;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515分。在林澤權看來,這樣做的好處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沖一沖”,即使沖不上,也有了“保險杠”,使得志愿填報更加科學有底氣,像培英這樣的區屬示范性高中,也有更多可能“接住”沒沖上頂尖高中的學生。

據統計,在第三批次有招生計劃的85所普通高中學校(含校區)在前三個批次累計計劃43637個,累計錄取42057人,計劃完成率達96.38%,較往年大幅提升。第三批次被第二至六志愿錄取的考生占比37.16%,中高分段考生得到有效保護,志愿的滿足度進一步提升。

變化三:考生報志愿“更聰明”

今年,廣州考生跨區升學踴躍,區屬高中的外區計劃共錄取2309人,計劃利用率為47.35%,較往年大幅提高。這也說明,許多考生不再只盯著中心區域學校,而是把目光放得更寬更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與此同時,從化、花都、增城等區域的示范性高中越來越多,無論是對本區戶籍考生還是外區考生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從化五中是今年新增的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在第一批特長生、第二批名額分配以及第三批都有招生。校長肖楚榮告訴記者,招生批次更多元,生源質量也明顯提高了。今年,該校共有540個招生名額,除去特長生和名額分配之外,在第三批次一次錄滿。往年,該校要進入補錄的招生計劃都有100至200個。“今年我們面向從化區戶籍的錄取最低分數是530分,比去年高了10分左右,外區錄取最低分是570分。”肖楚榮告訴記者,成為示范性高中后,從化考生在“家門口”升學的愿望大大增加。

外區考生也多了一個選擇。荔灣戶籍的李樂怡在第三批次第一志愿報讀了從化五中,并以570分順利被錄取。“如果是在老三區,我這個分數想讀上示范性高中還是比較難的。”通過科學的跨區報考,樂怡以高“性價比”圓夢示范性高中。

變化四:非戶籍生更易圓夢

今年“新中考”適當提高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計劃比例,實行8%至18%的彈性比例。全市非戶籍生占考生總人數約29.4%,公辦普通高中提供給隨遷子女計劃6841個,占公辦普通高中招生總計劃13.6%。第三批次共錄取非戶籍生6483人,其中隨遷子女6192人,其他非戶籍生291人。公辦普通高中隨遷子女錄取最低分平均分比戶籍生錄取最低分平均分高23分,差距逐步縮小。

受益于“異地中考”政策,增城區新塘鎮菊泉中學的考生王思言以712分被廣東實驗中學錄取。廣東實驗中學今年非戶籍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為709,只比戶籍生錄取分數高出4分。“中考出分后我以為自己徹底沒戲了,因為每年省實非戶籍生的錄取分都要720以上,沒想到,我居然夢想成真。”思言說,自己在初中的年級排名一直是數一數二的,她在一模中考出了737的高分,因此決定沖一沖夢寐以求的省實。“擦著邊進省實,心里還是略略有些不服氣的。到了高中,我會更加努力,希望能考上復旦大學。”思言說。

記者注意到,今年部分優質普通高中非戶籍生的錄取分數低于戶籍生。這說明部分優秀隨遷子女對彈性比例的理解還不到位,仍然參考往年錄取分數,不敢大膽填報優質普通高中。值得注意的是,廣州中考對戶籍生和隨遷子女實行的是雙通道錄取,公辦普通高中計劃包括戶籍生招生計劃和隨遷子女的招生計劃,分別對應戶籍生和隨遷子女投檔錄取,互不占用。從招生總計劃增加、戶籍生計劃占比以及名額分配批只面向戶籍考生來說,既維護了戶籍生的權益又實現了對隨遷子女的政策傾斜。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