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亂象要治本

發布時間:2021-06-04 15:30:37  |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消除制造教育焦慮的土壤,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繼續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分配,在全社會營造對待教育的理和心態,尊重教育規律、尊重成長規律,為孩子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科學、理的教育理念和氛圍。

市場監管總局日對新東方、學而思、華爾街英語等校外培訓機構進行重點檢查。檢查發現,15家校外培訓機構均存在虛假宣傳違法行為,13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價格欺詐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分別予以頂格罰款,共計3650萬元(據6月2日《中國消費者報》報道)。

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目標任務、法律法規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其中的目標任務規定:校外培訓機構的任務為在課余時間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普及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實際操作技能、技巧,以利于發展他們多方面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智力和創造才能。校外培訓機構應該是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機構,是對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然而,年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造成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破壞了良好的教育生態。虛構、夸大、誘導成為校外培訓機構的慣用套路,讓消費者防不勝防。一些培訓機構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販賣焦慮,把教育做成了一心逐利的生意。

校外培訓野蠻生長,不同程度地存在資質不符、超綱超前培訓、虛假宣傳等問題,將學校教育引向商業化,賺得盆滿缽滿。有關部門要加大校外培訓市場監管力度,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懲戒力度,持續高壓治理,對問題培訓機構該停業的停業,該吊銷證照的堅決吊銷證照,遏制校外培訓行業野蠻生長,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各地各部門要把校外培訓機構規范起來,依法管起來,始終將校外培訓機構納入監管規范范疇,久久為功,讓校外教育培訓回歸育人的正常軌道,決不能使其成為資本逐利的工具。

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亂象要治本。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掃除唯分數、唯升學等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消除制造教育焦慮的土壤,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繼續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分配,在全社會營造對待教育的理和心態,尊重教育規律、尊重成長規律,為孩子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科學、理的教育理念和氛圍。(記者 潘鐸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