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接觸短視頻的比例不斷攀升

發布時間:2021-06-02 14:37:3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六成多未成年人家長對孩子使用短視頻進行過管理

幾年,未成年人接觸短視頻的比例不斷攀升。短視頻具有趣味、知識、互動、多樣等特點,比較符合未成年人的認知特點,深得他們的喜愛。這也意味著成年人要多關注短視頻使用情況,加強引導,幫助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慣。“未成年人短視頻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顯示,70.8%的受訪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直播軟件,大多數未成年人認為短視頻/直播給自己帶來了積極作用,但也有31.8%的受訪未成年人表示在時間管理上變差。

70.8%受訪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

本次調查發現,70.8%的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直播軟件,29.2%的未成年人沒有使用過。

女生用過短視頻/直播的比例比男生高8.4%,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使用情況差異不大,小學生用過的比例略高。

本次調查中,未成年人對自己使用短視頻或直播后在各個方面的變化進行了評價。結果發現,在多數方面未成年人認為自己變得更好。其中,77.5%的受訪未成年人認為自己使用短視頻或直播后在信息獲取方面變得更好,超過六成未成年人認為自己在生活技能(67.4%)、興趣愛好(64.8%)、藝術素養(62.9%)方面變得更好。在信息安全(59.2%)、知識學(53.6%)、朋友交往(51.6%)上,也都有超過半數的受訪未成年人認為變好。

最后是時間管理。認為使用了短視頻或直播后時間管理變好的未成年人僅有34.8%,33.4%認為沒影響,還有31.8%的受訪未成年人認為自己在這一方面變差。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65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內容的創作與傳播,鼓勵和支持專門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適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點的網絡技術、產品、服務的研發、生產和使用”。

對于短視頻/直播,有趣的形式是載體,豐富的內容是內核。各臺應準確定位,發揮各自的優勢生產、創作適合未成年人群體觀看的內容,使短視頻成為未成年人獲取豐富信息、學生活技能、培養興趣愛好、提升藝術素養等的輔助工具和助力器。

六成多家長對孩子使用短視頻進行過管理

調查顯示,65.3%的家長對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進行過管理,也有34.7%的家長沒有管理過。不同別之間幾乎沒有差異。

學段比較發現,家長對小學生和初中生的管理更多,分別有80.1%的小學生和71.2%的初中生在短視頻使用上受到過家長的管理。而高中生中家長管理過和沒管理過的比例各半。

對家長管理方式進行調查發現,設置時間鎖或規定使用時間是家長最多使用的方式,比例為57.5%。設置青少年模式的管理方式也較為常見(51.4%),44.5%的家長通過告知孩子刷短視頻可能產生的風險,來管理孩子使用短視頻。通過經常與孩子一起討論在短視頻中看到的內容來進行管理的家長不足三成,兩成家長會選擇陪伴孩子一同觀看。

小學生家長更愿意采用青少年模式和陪孩子一起觀看的方式進行管理,中學生家長則更傾向于告知孩子看短視頻可能產生的風險、與孩子討論所看內容的方式。這種差異可能與小學生家長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中學生思想趨向成熟,更有自己的思考、觀點、獨立有關。

通過數據可見,家長的管理方式主要以限制和說教為主,采用交流、陪伴等方式來進行管理的家長還很少。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接觸短視頻存在緊張焦慮等情緒,不愿意、不敢和孩子聊短視頻話題,更不會跟孩子一起看短視頻,或者給孩子推薦短視頻。事實上,任何的網絡場景,如網絡游戲、網絡社交等,都會給未成年人帶來時間管理和消費管理上的風險。與其“堵”,不如“疏”,這就要求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培養數字時代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孩子從小養成自我管理能力,養成良好的運動慣、休閑慣、學慣、消費慣。

我們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參與權和創造,同時,把短視頻的內容和使用作為親子溝通的渠道,給孩子推薦一些適合他們觀看的內容,與孩子針對有趣、有益的短視頻展開討論,跟著具有實操的科普、藝術等短視頻進行實踐,或者與孩子一起嘗試拍攝短視頻,在交流和溝通中理解未成年人喜愛短視頻的心理,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長需求與煩惱困惑,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使用短視頻的需要和好奇心,也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對未成年人言傳身教、因勢利導。(記者 孫宏艷 馬銘陽)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