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學編程是愛好還是剛需?
新業態調查
“目前的素質教育市場,除了少兒編程,基本已經飽和。”一名廣州少兒編程教育機構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少兒編程在廣州市場尚未普及,還有較大空間。”今年年初,少兒編程行業再次掀起融資熱潮。日前多鯨資本教育研究院發布《2021少兒編程教育行業報告》,稱當前少兒編程教育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80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約為17%,預測2025年有望突破500億元。
為分得一杯羹,如何說服家長為孩子報班成為編程教育機構的主要任務。“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分析能力”“提高升學競爭力”“給孩子多一個選擇”……然而,一名相關機構的老師坦言:“家長把編程課當作興趣班就足夠了,不要過于寄予厚望。孩子的綜合素養,仍需來自家庭的言傳身教和耳濡目染”。
“孩子能力的提升不能都歸結為上編程課”
陳小姐在2019年就開始為讀小學4年級的兒子“燒錢”上編程課、編程訓練營,參加考級、比賽,一開始是孩子被編程班的機器人吸引,上體驗課時非常喜歡,她就幫兒子報了班。
后來她發現,孩子上課非常投入、專注,參加比賽集訓時,每天上午9時到下午6時,依然興致勃勃,一點也不覺得累,于是把課程續了下來。
“無論是網上搜索到的宣傳材料,還是機構老師的推銷重點,都是孩子學習后,就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等,兒子學編程課1年多來,這些能力確實有些提升,但并不能證明是編程課的直接效果。”陳小姐說,孩子本來相對內向,但這一年多來,他在學校也獲得了許多鍛煉的機會,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各方面能力也可能會有自然的提升,不能單純歸為學編程課帶來的影響。而且,對于機構對外宣傳的學編程能在升學上受益,陳小姐表示并不清楚,但還是會繼續給兒子報班:“難得他有喜歡的課程,只要他愿意,我還會讓他一直學下去。”
“戒游戲”成編程課一大賣點
“孩子能從小學開始接觸編程,以后受益匪淺。”在東山口某編程教育機構,一名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課程時表示,現在是人工智能時代,孩子們面臨更多機會和競爭,一二年級入門已經不算早了,有的孩子幼兒園已經開始接觸編程,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可以更早開發,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很有用。她還介紹,孩子一旦在某些競賽中獲得好名次,對于升學有很大的幫助。
當記者詢問機構墻上張貼的“STEAM教育理念”,問及編程教育與STEAM的關系時,她尷尬地表示“這方面我不太了解”。當記者問及授課老師的專業能力時,該人員介紹“都畢業于計算機專業”,但幾乎所有老師的介紹都未寫清楚授課教師畢業的學校,工作人員也對此閃爍其詞。
另一個機構的工作人員問記者“孩子玩不玩游戲”,得到肯定答復后,她告訴記者,孩子對游戲的喜愛,可以通過學習編程得到正確引導:“可以把游戲戒掉,同時還能學到對他有用的技能。”當記者詢問什么孩子更適合學習編程時,她表示“只要喜歡都能學”。也有機構的老師直言:“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可以考慮學編程,給孩子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報班家長的心態比較多樣。”某機構一名負責接待家長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的家長認為家庭經濟條件允許,讓孩子多接觸一個領域,對未來可能有幫助。有的認為孩子喜歡,如果愿意投入學習,可能會對性格的塑造有幫助。“培養孩子從小到大堅持學習,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這是我們勸說家長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的家長認為身邊的孩子都在學,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于是也幫著孩子報編程課。還有的家長看到確實有一些孩子通過編程獲獎被優秀的學校選中,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中獎”。
不過,少兒編程機構的收費標準并不低,甚至高于輔導機構,比如某機構的代碼班,一個課程長達10個月,40節課的價格要2萬多元,平均一節課500-600元。網課價格稍低,在200-300元左右,但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上網課效果較差。有的機構規模較小,單價略低,但要求家長一次性報1年的班。當記者詢問一年能學到多少東西時,銷售人員含糊不清回復“要視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定”。
少兒編程教育的產業鏈基本成型
周小姐(化名)在教育機構從業多年,她所在的少兒編程機構2016年在江浙地區誕生,2019年進入廣州市場,目前在全國有數十家分支機構。周小姐認為,當前其他類型的素質教育基本已經飽和,而少兒編程的行業還有較大空間,尤其是廣州市場還遠未普及,于是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培訓,跳槽進入少兒編程教育行業,擔任班主任:“近兩年行業迅猛發展,人才還沒有跟上,現在進入,還有機會搶得先機。”
“我認為現在少兒編程教育的產業鏈基本形成了。”一名2019年前就入行的老師表示,機構的第一批學生都靠銷售人員硬推,家長大多數對此沒有什么興趣,也不重視,只有個別關注全國教育發展情況、教育理念相對先進的家長比較主動積極。從2019年起,中小學加快設置信息課、信息班,推動了培訓行業的崛起和考級、比賽模式的確立。他介紹稱,考級包括以理論為主的選擇題、判斷題和實操性較強的操作題,而競賽類是根據主題設計作品,既有民間組織的,也有官方的。其所在的機構去年已獲得某互聯網巨頭的融資,且合作舉辦了一屆編程比賽,獲獎者可獲得前往該企業實習的機會,令家長們趨之若鶩。
能獲得高含金量獎項的孩子只是鳳毛麟角
周小姐坦言,在接觸過大量學編程的孩子后發現,能獲得高含金量獎項的孩子只是鳳毛麟角,除了努力,確實也要講究天賦,但很多家長對孩子學習能力認識不清晰,就把這種期待盲目放在孩子身上,也同時給孩子施加負擔。“為什么家長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會是特例呢?”她舉例,曾經有一個數學成績很好、邏輯思維能力也很強的孩子學完Python課程后,覺得很有意思,想要晉級學C++課程,但上完體驗課后就放棄了,因為前者相對簡單,且有趣味性,還容易出效果、獲得成就感,而后者非常枯燥、困難。“如果我發現孩子沒有這方面天賦,我會跟家長實話實說,不希望他們對此有過高的預期。但如果是種子型選手,我很愿意支持他們繼續發展。”周小姐說。
“職業道德對于這個行業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略。”一名老師告訴記者,學生的差別非常明顯,有經驗的老師在體驗課上就能分辨出孩子是否適合學編程,他目睹過一名授課老師在辦公室跟上司爭辯,堅持某個孩子不適合學編程,并表示“如果非要我跟家長說孩子適合學,我不同意孩子到我班上來”,他也目睹過有的授課老師在家長面前連連保證孩子“能行”,卻每天在背后抱怨、嘲笑孩子學不會……少兒編程行業良莠不齊,水太深。
在周小姐看來,編程跟音樂、美術一樣,都是可以了解、認識、接觸的學科:“有的孩子熱愛音樂、美術,專攻這些學科,有的當作興趣來學,有的長大后可能會從事相關行業,但是不專門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人生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也有其他選擇。編程也一樣。”
至于業內提出的“少兒編程屬于素質教育重要賽道”,有業內人士表示,小學的科目經過嚴格規劃安排,已經包括了德智體美勞,而機構只專注自己銷售的產品,孩子的綜合素養,仍需來自家庭的言傳身教和耳濡目染。(記者 曹騰 張宇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