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可以 但家長一定要注意分寸

發布時間:2021-04-12 10:29:1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雞娃”是年來一些大城市家長中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給孩子打雞血”,不停地讓孩子去學、去拼搏。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高收入家庭,從小就被父母安排參加各種培訓、強化訓練等。

由“雞娃”引申出一系列名詞:“青蛙”指普通孩子,也叫“普娃”;“牛蛙”指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非常優秀的學生,如數學成績好的叫“奧牛”,能看英文原版著作的叫“英牛”,兩項兼具的叫“英奧混血牛”,等等。

熱播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劇中說的就是社會各層次的家庭,各家父母為了娃上演的一幕幕真實的“雞娃”大戲。劇中的四個家庭,各有各的育兒焦慮,我們應該認清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千千萬萬的父母都在為養娃這件事上焦慮,不管是那些聰明、學成績好、各種好慣的“別人家的孩子”,還是那些從小家庭條件優渥、擁有大量家庭財富、在金錢上沒有后顧之憂的“富二代”,這些孩子的父母同樣也會感覺到焦慮,只不過大家焦慮的點可能不一樣罷了。

有焦慮很正常,大家都在焦慮,關注重點應該在找到對我們來說緩解焦慮最有效的方式。這個其實是最簡單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只要比較就會引發焦慮。應該多看看孩子與之前相比有沒有進步。

還有就是我們大部分父母產生育兒焦慮是因為,我們內心追求完美,總是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但顯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凡人,資源、能力都有限,只能盡量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給孩子提供相對好的條件,當我們把資源和希望都放到孩子身上的時候,無形之中也把壓力傳遞給了孩子,效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所以,教育最終成為了“軍備競賽”,你又很難說服自己不參與其中。“雞娃”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分寸,以孩子身心健康為首要目的的“雞娃”,可以適當進行,親子關系的健康發展其實更加重要。當媽媽們懂得越多,就會不那么著急地期待孩子完成超越自己階段的能力,也會從一個“焦慮結果”的家長,轉變成“享受過程”的陪伴者。(記者 王璇)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