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工業互聯網三年來,平臺體系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00家,連接設備數超過了7000萬臺(套),工業APP超過了59萬個。
在9日北京舉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合作中心成立大會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介紹,三年來,工信部圍繞關鍵技術攻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解決方案供應商等方向,三年累計支持225個項目,中央財政支持43.5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近260億元。
三年來,工信部遴選15個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125個平臺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培育一批優秀解決方案,推動長三角、山東、廣東、成渝地區創建工業互聯網示范區,打造互聯網平臺的發展高地。
“平臺的賦能效應正在顯現,例如,平臺化的設計極大地降低了開發設計門檻和成本,個性化定制助力服裝、家具、家電等行業實現逆勢增長,網絡化協同加速了汽車、航空、電子等行業的轉型升級,服務化延伸助力工程機械、船舶等行業實現后市場的價值躍升”,謝少鋒表示。
謝少鋒介紹,工信部將加快出臺兩化融合“十四五”規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務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和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
另外,將制定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面向原材料、消費品、安全生產等重點行業領域,培育和推廣一批平臺和解決方案,推進工業企業和工業設備上云,培育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智能化生產、服務化延伸、平臺化設計等新模式和新業態。(記者 劉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