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得跑數(shù)十公里到諸城、高密去上高速,這個大工程建好后,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上高速啦!”6月3日,在濰坊至青島公路及連接線工程(濰青項目)濰河大橋施工現(xiàn)場,濰坊峽山區(qū)鄭公街道前涼臺村村民宮憲全對眼前這個“大工程”非常期待。
濰青項目是濟青高速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該項目路線全長130公里,途經(jīng)昌樂縣、安丘市、坊子區(qū)、峽山區(qū)、昌邑市、高密市和膠州市7個縣(市、區(qū)),投資概算241億元,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
當日,濰青項目濰河大橋梁板全部架設完成,較原計劃提前7天,為完成6月底前半幅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濰青項目濰河大橋長777米,梁板共計220片,是濰青項目重要控制性工程。其中第3跨與第21跨采用了窄幅鋼箱梁,橋面濕接縫搭配使用山東高速自主研發(fā)的UHPC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為山東高速又一新型橋梁結構形式成果落地。濰河大橋作為“科技應用”創(chuàng)新橋,還應用了鋼吊箱圍堰方式解決水下系梁鋼筋綁扎、系梁模板定位和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復雜問題,與傳統(tǒng)鋼板樁圍堰相比,極大節(jié)約施工成本,并最大程度減小對河道斷面寬度的影響;配置電子高純水專用活性炭,有效去除水中大多數(shù)有機污染物和部分無機物,并能去除水中游離氯及某些重金屬,達到水源保護的目的。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公司與監(jiān)理單位全面統(tǒng)籌,倒排工期,督促施工單位加大投入、加班加點,將原定2臺架橋機增加至3臺,箱梁架設效率提高1.5倍以上,節(jié)約工期近10天。
與此同時,濰青項目高密段也取得突破性進展。6月7日,隨著路面下面層施工完成,濰青項目高密段率先實現(xiàn)全幅貫通,為后續(xù)施工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建設進度將再提速。
此次貫通路段位于主線段K30+329-K60+814段,全長30.4公里。施工過程中,濰青項目公司積極協(xié)調(diào)高密市指揮部,推動解決征地拆遷、管線遷改、土源緊張等問題,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理念,優(yōu)化資源配置,加強安全質量保障和文明施工,督促施工單位加大人員、機械設備投入,搶抓春季有利工期,高密段較原計劃提前20天完成貫通。
據(jù)介紹,濰青項目小型結構物全部采用裝配式設計,實現(xiàn)工廠化生產(chǎn),極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和環(huán)保水平,全力打造品質工程。作為我省首條新建智慧高速示范項目,連接線工程將通過人車路協(xié)同、云平臺+人工智能、信息化管控等手段,打造成為集“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綠色節(jié)能、車路協(xié)同”為一體,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智慧高速示范項目。
濰青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部圍繞2022年投資建設任務開展“勇創(chuàng)新 當先鋒 比貢獻”勞動競賽,抓要素保障、抓關鍵節(jié)點、抓施工進度,細化目標任務、倒排時間表、落實掛圖作戰(zhàn),全面開啟項目建設加速模式,確保完成2022年通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