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淌過甘肅省蘭州市城郊,在榆中縣和平鎮形成桑園子峽谷,兩岸崖畔上布滿菜園和果樹,每年立夏時分可見萬木蔥蘢,田疇碧綠,一片生機勃勃。G312線清水驛至傅家窯公路工程項目控制性工程桑園子黃河特大橋就坐落于此,該橋為雙向八車道四塔三跨半漂浮體系鋼混組合梁斜拉橋,概算總投資9.61億元。現在,分別為153米、133米的菱形“雙子塔”已見雛形,精致有型,頗為精妙。
“這座橋是全國八度以上地震區首座分幅聯塔斜拉橋,也是甘肅省首座‘智慧橋梁’,依托建設工程,建立了國內首個BIM+GIS工程進度可視化、貨幣化云平臺,為項目進度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并且全國首個‘揭榜掛帥’制科研課題‘高震區分幅聯塔斜拉橋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研究’就是依托它進行的。這項工程可謂是走在了全省的技術前沿。”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桑園子黃河大橋項目宣傳專員孟瑞介紹。
這座在黃河邊黃土上的建設工地,現場十分干凈有序,能聽到叮叮哐哐的敲擊聲,但聽不到任何呼喊的指令,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讓一切高效運轉,令人舒心愉快。“全靠數字化、智能化的管控手段,看到那臺無人機了嗎?它能飛行到人到不了、看不到的地方,對安全設施、文明施工、高空作業檢測拍照,代替部分人工檢查,有效減少人員的安全風險。”孟瑞饒有興致地說。看來,“智慧工地、智能建造、智慧管養”為智慧橋梁建設注入了“靈魂”,讓人可以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科技發展帶來的喜人成果。
來工地之前,28歲的新交通人孟瑞,曾一度憂慮在工地上的生活。“我從小就喜歡爬山、喜歡戶外、喜歡新鮮事物,在聽到將參與的項目是目前省內規模最大、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最多的項目時,內心充滿了向往,就決定來試一試。”
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管理人員可通過電子終端指揮管理系統,施工監測平臺實時監測施工進程與設備運行情況,發現設備需加油、輪休、維修時,在指揮中心便可完成遠程調度……在5G+智慧橋梁控制中心,孟瑞滔滔不絕地介紹著。
孟瑞回憶起旁聽技術論證會的情形,“當時為了解決雙幅聯塔斜拉橋抗震問題,需要在兩塔間設置一個特別的減振裝置,經過多次反復論證,技術團隊聯合中鐵橋研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了一種適用于高地震烈度區的BRB金屬阻尼器,并成功運用于工程實際。”說到這里,孟瑞精神一振,眼神中充滿了自豪。
科學技術的靈魂注入新時代工程,有志青年的靈魂注入新時代發展,交通發展前沿充滿生趣,智慧新青年正奮進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