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手機重度使用者,林女士出門還是會習慣使用共享充電寶,但她覺得,是時候自帶充電寶了。因為最近她已經連續為共享充電寶多花了不少錢。
林女士說,她先是借了一個怪獸充電寶,每24小時封頂收費30元,結果連續兩天忘還了,要跟她收60元,所以她花99元把充電寶買下來。誰知,一個多星期后,她再借美團充電寶,又忘記歸還,再花99元買了個充電寶。
您家有多少個“被迫”買下的共享充電寶?其實,在“被迫”買下充電寶的背后是共享充電寶使用價格的一漲再漲。經過多年發展,不少習慣了共享充電寶的用戶突然發現,不起眼又離不開的充電寶,不知何時已經變成小小“吞金獸”。
如果你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時遇到了糟心事,可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訴說您的煩惱。
調查
市面上幾乎沒有低于3元/小時的共享充電寶
上個月,市民邱先生到位于前埔路附近的茶油香餐廳用餐,在店內借了一個八戒共享充電寶。“當時看每小時價格是4元,有點貴,心里想說充一個小時就好。”結果,邱先生吃飯時忘記這茬,等還充電寶時已經用了1小時16分鐘,收費8元。“1小時多一點收8元,這樣的收費,像是在餐廳里開了個停車場。”邱先生說,借充電寶超出1小時,哪怕只超1分鐘,也要按2小時收費。
有著類似經歷的市民不在少數。2月14日,章女士在閩南大戲院借了一個來電充電寶,充電1小時17分鐘,花了7.5元。“一度電才多少錢,這差價也太大了。”過高的收費讓她有點憤憤不平。
去年,市民張先生在蔡塘廣場借了一個來電充電寶,當時沒注意看列明的費用,他用了3小時36分鐘,花費20元,也就是說,每小時收費5元。
事實上,自2019年起,共享充電寶就開始掀起漲價潮,2019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開始告別“1元時代”,漲價至2元/小時。
2020年下半年,街電、小電、怪獸充電、美團充電寶等平臺收費標準平均在3元/小時。而從去年開始,4元/小時甚至5元/小時的收費標準鋪開,讓更多消費者對其價格之貴有了切身感受。在廈門已經很難找到低于3元/小時的共享充電寶了。
煩惱
想還卻找不到歸還點
充電寶買斷價格過高
常用共享充電寶的人都知道,除了每小時租金,用戶還有兩種支付場景:24小時封頂價格和買斷價格。一旦用戶想還而還不上充電寶,因為有事又不能始終等在一旁時,大概率要把充電寶帶回家,并為此支付24小時封頂價格。
與2017年共享充電寶興起時十幾元、二十元的24小時封頂價格相比,如今的封頂價格普遍在30-50元。
歸還難是大家使用共享充電寶時的另一個痛點。市民劉先生說,他曾經在一家餐廳里掃碼租借了一個充電寶。等用完餐準備歸還時,唯一的空位沒有了。劉先生只好滿世界地找這個品牌的共享充電寶站點。
也有市民反映,按照很多共享充電寶官方小程序的指引,有時花了很長時間也很難找到歸還點;有時即便找到了小程序上提示的歸還點,卻發現這一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已經被商家撤走。
買斷價格也是共享充電寶商家風險控制的方式之一,用來防止“共享產品”被私占,因此每個充電寶的買斷價格遠高于其成本價。市面上的共享充電寶容量通常為5000毫安,買斷價格一般是99元。記者在淘寶上查詢發現,5000毫安的全新充電寶售價一般在30-50元,有的價格低至20元左右。連續“被迫”買下共享充電寶的林女士就質疑,商家的操作算不算是強買強賣?
【記者手記】
隨便漲、任性漲要不得
價格貴、歸還難、服務差。共享充電寶的問題在最近一段時間集中出現。采訪中,有市民所說,擺一個共享充電寶機柜,收費就像是建了一個小型停車場。商家隨意漲價、任性定價的行為,讓消費者不舒服、難接受。
經過多年發展,共享充電寶市場已經形成充分競爭,來電、街電、怪獸、美團等品牌林立,但是這個行業仍然沒有規范的標準,仍然處在一個無序發展的階段,需要行業自律,也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2021年6月,有關部門要求共享消費品牌經營企業限期整改,明確定價規則,嚴格執行明碼標價,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和競爭行為。不過,目前在廈門,部分共享充電寶的高收費情況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