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不少人發現身體變得有點“干”:鼻咽干燥、眼睛干澀、皮膚干癢……中醫專家提醒:這些是秋燥的典型癥狀,“燥是無形之邪”,秋季燥邪容易侵犯人體,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入秋后,燥邪盛
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主氣,這時暑熱退,雨水少,天氣清涼肅殺,燥氣強盛,使草木枯黃凋落,萬物歸于收藏。燥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燥邪。
(資料圖)
燥邪對身體有哪些傷害?
燥邪的致病特點是:燥勝則干,燥易傷肺。燥邪導致的癥狀,通常先表現在呼吸道和皮膚上,若燥邪進一步深入,也可能傷及臟腑。
醫生提醒:在早期出現口鼻干燥等肺陰不足的癥狀時,最好及時滋陰潤燥,采取調養措施,防止進一步加重。
哪些行為會加重秋燥?
多喝水可以防止秋燥嗎?
要緩解秋燥,光喝水是不管用的。水進入人體,需要脾胃對其消化吸收、布散轉輸,才能上歸于肺。如果脾陽不足,水不能轉化成人體的津液,還會加重負擔。
秋季潤燥是養生的關鍵
預防秋燥日常要注意
(來源 央視新聞 編輯:董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