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云)咸寧咸安:發展錦鯉產業 推進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8-24 16:01:20  |  來源:咸安區融媒體中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云上咸安報道 錦鯉作為新興富民產業,逐漸被大眾熟悉,在官埠橋鎮雨壇垴村,有一位養殖戶,今年,他試驗養殖錦鯉,幫助推動全村產業發展。

在咸安區官埠橋鎮雨壇垴村的水產養殖基地,溫暖陽光照射在水面,數萬條色彩斑斕的錦鯉正在茁壯生長,隨著餌料投向魚池,各色錦鯉競相爭食,翻滾的場面十分熱鬧。

“目前我們這個池子是五畝,大概養了35000尾,就是15000斤,這個池子今年的收益在15萬左右,減去飼料成本,今年大概收入8萬元。”雨壇垴村黨支部書記陳艷焰說道。

創立這片養殖基地的負責人叫陳艷焰,是官埠橋鎮雨壇垴村遠近聞名的鄉賢,同時也是雨壇垴村黨支部書記。雨壇垴村地處斧頭湖旁。過去曾是一個沒有支撐產業的村灣,村民僅靠捕魚為生。近年來,隨著斧頭湖開始禁漁,村民們沒了生計,逐漸“洗腳上岸”。

2017年,陳艷焰從外地返鄉,當了雨壇垴村干部,由于工作努力,踏實肯干,很快,陳艷焰就被村民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開始了青、草、鰱、鳙等“四大家魚”養殖產業,這兩年,傳統養殖業行情并不好,但觀賞魚錦鯉由于高顏值、高附加值,被越來越多人喜歡,陳艷焰便作出決定,開始試驗養殖錦鯉。

陳艷焰介紹:“錦鯉養殖和我們‘四大家魚’實際沒有太大的區別,無非就是觀賞魚對水質的要求比養殖“四大家魚”高些,但是效益要好很多,所以我們試驗性來做,做好后,下一步還是想擴大養殖范圍,盡可能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

在陳艷焰的錦鯉養殖基地里,紅白、昭和、黃金、大正等不同品種的錦鯉共有3萬多條,他告訴記者,錦鯉長勢很快,一般只用養幾個月就可以售賣,由于色澤、血統、大小的差異,價格也會千差萬別,在他養殖的錦鯉中,99%都會被淘汰,僅有1%會脫穎而出,一條魚就可以賣萬元以上。

“對我們來說難度就是邊學習邊養殖的過程,學習分揀,我這次到廣東佛山去學習的時候,人家一條魚這么小,賣了4000多元,花色和顏色都特別好,這條魚養到5斤左右,就是幾十萬元。”陳艷焰告訴記者。

如今,錦鯉養殖在雨壇垴村初步取得成功,這也給了陳艷焰極大的信心,他表示,自己的這批魚已經全部被廣東商家買斷,同時自己還會進一步加大投入,將自己培育好的錦鯉苗子贈送給村民,幫助村民一起養殖錦鯉,共同推進村灣特色養殖產業發展。

(咸寧臺記者:蔣旗 融媒體記者:余婭敏 通訊員:張練 編輯:董盈 責編:聶國力 編審:徐雋)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