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平時很少生病,雖患有高血壓,但規律服用降壓藥,定期到門診復診,血壓控制得穩穩的。近半年何伯開始經常頭暈,整天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來。進行了血壓相關檢查也沒有發現什么問題,服用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然而癥狀仍無明顯好轉。
頭暈之外,何伯平時總感覺累,不愿意走動,又很怕冷,到了晚上還會出很多汗;胃口也不太好,稍微多吃一點就胃脹,所以不太敢吃肉,就吃一些青菜、瘦肉、白粥;上廁所費時較長,總感覺排不干凈,大便黏馬桶。家里人以為是年紀大了身體虛,給何伯吃了很多補藥,結果不但沒改善,反而出現肚子脹、口氣重的問題。
醫生解謎:脾虛不運,痰濕上擾
(相關資料圖)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張忠德對何伯詳細問診后,認為何伯的種種不適是脾胃虛弱、痰濕內生并上犯引起的。
人到老年,五臟精氣逐漸虧虛,尤其是脾胃功能。如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濕氣,聚集在一起就形成黏滯不化的“痰”。痰濕十分頑皮,喜歡到處作亂,痰濕上擾頭竅導致了頭暈,脾虛濕盛則導致疲倦乏力,容易胃脹,大便黏膩。此時單純吃補藥而不化痰,反而會虛不受補。更甚者,消化吸收不了的補藥壅滯在胃腸道,郁而化熱。所以何伯一吃補藥就開始出現肚子脹、口氣重的癥狀。
治療上,張忠德建議以健脾化痰為主,兼以補腎溫陽。服用中藥1個月后,何伯的頭暈明顯改善,人也精神了許多,門診調理一個多月后基本好轉。
預防保健:中藥沐足,溫經散寒通絡
處暑節氣,部分地區依然暑濕熱盛,每天都離不開的空調、風扇,往往變成“人造風寒”。張忠德提示,像何伯這類患者日常要注意活動,散步、爬山或練八段錦、太極拳,可多到戶外曬太陽,適當活動還能振奮脾陽。建議何伯這樣的患者平時臨睡前可用中藥泡腳,起溫經散寒通絡之效。具體方法:選用艾葉20克,桂枝20克,將藥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30~40分鐘,待藥汁溫時(水溫45℃左右為宜)泡腳,每天10~15分鐘,1周3~4次。
養生藥膳:五指毛桃煲豬脊骨
材料:豬脊骨500克,五指毛桃60克,陳皮5克,山藥30克,蜜棗2枚,精鹽適量。
功效:補氣,健脾,化濕。
烹制方法:諸物洗凈,豬脊骨切塊,放入沸水中焯水備用;上述藥材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2500毫升,大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1.5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此為2~3人量。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董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