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報道 “全區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8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9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5人,副科級以上干部6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4起……”近日,咸安區公布了2022年專項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最新成果。
群眾的期盼,就是正風肅紀反腐的發力點。2022年,咸安區紀委監委根據省、市紀委部署及工作要求,聚焦“一卡通”、醫療、中小學校食堂服務、食品安全、物業服務和養老保險等民生領域,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系統施治,深入開展“1+5”專項治理工作,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
“線上+線下” 全面收集問題線索
【資料圖】
“廣大人民群眾可通過來信、來訪、網絡、電話等方式提供問題線索或投訴舉報……”去年6月初,咸安區紀委監委面向社會發布《關于公開征集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的公告》,吹響專項整治“沖鋒號”。
為進一步拓展信訪舉報渠道,該區在專項整治過程中,堅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面向社會征集問題線索。“線上”,通過云上咸安、咸安區紀委監委網站、“清風咸安”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向群眾公布專項整治內容、措施、目標和投訴舉報電話等,公開征集問題線索;開設微信二維碼“掃一掃”舉報功能,讓群眾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上投訴舉報,實現“碼”上監督。“線下”,結合“一下三民”實踐活動、下沉巡回遍訪工作,通過實地走訪、明察暗訪等方式,主動出擊,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深入廠區,在走訪中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及時發現問題,將問題化解在基層。按照“室組地”聯動機制,對2021年以來收到的未辦結的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強化統籌協調、集成聯動,推動動態清零。
2022年,全區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收集發現問題136個,督促完成整改121個。起底問題線索15件,已辦結13件。
“日常監督+專項監督” 同頻共振凝聚合力
“通過對美團、餓了么等外賣餐飲訂餐平臺的檢查,發現存在食品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崗位食品安全責任不明確、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考核不到位等問題,已建立了問題清單,目前問題已全部整改落實到位……”
民以食為天。如今,通過網絡平臺“點一點”,已成為就餐“新常態”。如何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在咸安區紀委監委第二派出紀檢監察組的監督推動下,區市場監管局對網絡外賣餐飲食品安全問題開展集中檢查,加強線上入網餐飲監測和線下商戶排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督促整改落實,讓人民群眾的外賣點得放心、吃得安心。
為織密織牢民生領域日常監督網絡,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出紀檢監察組“探頭”作用,把專項整治工作納入日常監督范圍,定期督促推動責任部門履行主體責任。緊盯責任部門在專項整治工作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建立整改臺賬,實行問題整改銷號管理,形成工作閉環。通過督促責任部門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
日常監督是基礎,專項監督是補充。區紀委監委在做好日常監督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專項監督,雙管齊下、同向發力。按照省市紀委統一部署,制定專項整治總體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召開動員部署會和推進會,建立專項整治聯系督導工作機制,形成“1個工作專班+6個責任單位”的工作模式,做到同頻共振、整體聯動,先后組織工作專班開展專項監督檢查20余次,深入6個責任部門和行業領域現場督辦檢查18次。
“以案促治+建章立制 ” 常長發力久久為功
“咸寧市高濟明聯醫藥商場連鎖有限公司某分店串換藥品造成醫保基金損失,根據有關規定,責令退回違規套取的醫保基金2023.44元,并處罰款4046.88元……”近期咸安區通報曝光了一批違規套取醫保基金案例。
專項整治,關鍵點是“改”,落腳點在“治”。如何“改”?怎么“治”?該區扎實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過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發放提醒函、現場宣布處分決定、在媒體通報曝光典型案例等形式,對查處的案件舉一反三、剖析根源,強化警示震懾效應,推動黨員干部從害怕被查處的“不敢”走向敬畏黨和人民、敬畏黨紀國法的“不敢”。
針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責任意識不強、內控制度落實不力等問題,區紀委監委及時督促職能部門建章立制,從源頭上堵塞漏洞,督促區醫保局制定《咸安區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督促區財政局制定《咸寧市咸安區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管理實施細則》等內控機制,推動管理更加規范、有序,抓好長效管理,健全長效機制,壓實責任部門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截至目前,共推動有關部門建章立制53個。
“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形似微小、危害很大,損民利、寒民心。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目的就是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推動‘大治理’,以正風肅紀反腐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聚焦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深挖細研癥結根源,切實用正風反腐實效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訊員:陳琳 編輯:董盈 責編:余婭敏 徐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