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云上咸安報道社會千變萬化,城市公交車也一樣。每天走街串巷的公交車駕駛員,見證著城市的日升月落、四季流轉,也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蝶變。
方小斌,今年48歲,2006年咸寧市楓丹公交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后,方小斌就開始跑2路公交車,每天往返楓丹公交總站和咸安外貿之間,26站,13.5公里路,方小斌一跑就是16年。
“最早開的車,是燒柴油的,8米長,發動機就在車頭,大夏天開車時,我的衣服總是被汗水打濕。”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方師傅依然歷歷在目,一旁的發動機熱氣蒸騰,頭頂上裝的風扇“吱吱”地轉著,卻感受不到涼意,衣服總是濕漉漉的。不僅如此,當時的車輛開起來車尾還會冒著黑煙。
拖著黑尾巴的公交車在咸安早已不見蹤影,不僅如此,這條線路也發生了美麗變化。
“路更寬了,綠化越做越好,馬路邊就有小游園,大商場也跟著建起來了,城市越來越美了。”方師傅說,雖然坐在公交車里,但沿途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
變的還有公交車。16年間,方師傅駕駛的公交車歷經了從柴油車、氣電混合車,再到純電動車的更新換代,咸安公交通過一次又一次進化更新,更節能實惠,更綠色環保,乘坐也更舒適。通過“掌上公交”APP,市民可以一鍵查詢線路班次、站點變更、實時到站時間等出行服務信息;乘客乘車可以選擇投幣,也可以用公交卡、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方式支付;過去的公交車招手即停,現在有了漂亮的站牌和候車亭;同時推出定制公交、通行公交、旅游公交,不斷提升優化乘車體驗,便民惠民……
城市變了,車變了,讓方師傅感受深刻的還有乘客的變化。“有行動不便的乘客,其他乘客都會主動搭把手。看見老人,年輕人會主動讓座。過去勸不住的‘老煙槍’乘客,現在也基本沒了蹤影。有人吵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起爭端,大家為別人考慮得更多了,車廂里人情味變得更足了。”
群眾需要到哪里,公交線路就覆蓋到哪里。在城市一天天的發展中,公交線路也在不斷“長大”,16年間,從最初的6條線路發展到現在的23條線路,公交線路總長度達307.5公里,公交站點數量308個,這種發展速度,不僅關于民生,也關于幸福。
咸安公交的發展,是一部融合了不同年代百姓故事的“民生字典”,訴說著城市的變遷,承載著咸安人的文化記憶。身處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我們對未來的幸福生活充滿了希望。
(融媒體記者:余婭敏 編輯:董盈 責編:錢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