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報!愛灑留守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2-07-15 16:37:21  |  來源:咸安區(qū)融媒體中心  

云上咸安報道 初心不忘,教壇流芳。她是一位女老師,在三尺講臺二十載奉獻青春不言悔;她是一位愛心媽媽,為30多名留守孩子撐起愛的天空不言累;她是一名平凡的校長,在管理創(chuàng)新追求一流上不言棄……她叫鮑琴,市第七小學校長。在平凡的崗位上,她默默的堅守和奉獻著,憑著一顆熱忱、執(zhí)著的心,愛護著學生,關愛著留守孩子的成長,如桂花般傲然挺立,盡吐芬芳。


【資料圖】

2020年,鮑琴到咸寧市第七小學擔任校長。在校期間,她關愛教師,注重教師專業(yè)成長,讓年輕老師們走上專業(yè)化發(fā)展路線;她更關心學生,視孩子們?nèi)缂撼觯o予最真誠的關愛。

去年10月份,鮑校長聽聞502班的芳芳同學要輟學,當天就趕去學生家中家訪,那是怎樣的家呀:不到三十平方米的房子,堆滿了雜物,芳芳正照顧生病的奶奶。原來芳芳是一名留守兒童,5歲時媽媽就去世了,爸爸在外打工,奶奶長期癱瘓在床,芳芳因家庭困難難以兼顧學業(yè),想輟學打工,讓爸爸早點回來。

知道情況后,鮑琴溫柔地說:“芳芳,你還小,要好好讀書,將來靠知識才能賺錢呀!家里有困難,我們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芳芳撲進鮑琴懷里,含淚說: “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后來,鮑琴電話芳芳爸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勸回芳芳爸爸就近打工兼顧老人和孩子。

鮑琴想,七小屬于城郊結合處,像芳芳一樣情況的還有多少呢?于是發(fā)動全校老師家訪孩子,經(jīng)過摸排統(tǒng)計,學校留守兒童竟高達百分之三十。

為落實對留守兒童親情陪伴、素質(zhì)提升、課余活動等方面的關愛,鮑校長決定,聯(lián)合咸安區(qū)婦聯(lián),一同創(chuàng)辦咸安城區(qū)學校首個“留守兒童之家”,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建設資金從哪來?鮑琴說破嘴,跑斷腳,爭取一到城發(fā)集團南楚公司捐贈5萬的愛心款,用一個月時間就建成學校 “兒童之家”活動基地。如何激活學習之家?鮑琴主動請咸安區(qū)婦聯(lián)、溫泉街道肖橋村、湖科志愿者協(xié)會指導,多方合力實施關愛留守兒童“童伴計劃”。

區(qū)婦聯(lián)來了,聯(lián)系到社會愛心企業(yè)為留守兒童捐款捐物;志愿者們來了,連同校內(nèi)教師,開展了科學實驗、書法、合唱、國學禮儀等豐富多彩的“童伴教師公益課程”。不僅組建了“童伴老師”給留守兒童心靈的指引;還依托“童伴社區(qū)”為留守兒童制定了校外綜合實踐課程;聘選了“愛心媽媽”給孩子們送去一份溫暖的陪伴等一系列活動,解決課業(yè)輔導、心靈撫慰、生活幫助、親子溝通等實際問題 ,通過精心打造,如今的“兒童之家”成為留守兒童心靈的港灣。

看著越來越多的孩子走上更大的舞臺展示風采,笑容燦爛,鮑琴舒心地笑了。

由于長期連軸轉的工作,鮑琴病倒了,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床的二十多天里,她仍記掛著學校里的工作和兒童之家的孩子們。

“媽媽,我們想您了!媽媽,早日康復!媽媽,何時回家呀……"每周一次的視頻會,現(xiàn)場無不讓人感動落淚。后來,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鮑琴身體還未完全康復,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鮑琴,正身體力行,做好老師和媽媽角色,用大愛的情懷,用無私的品格,把自己活成一棵桂花樹,播灑綠蔭,盡吐芳香!

(特約記者:胡劍芳 通訊員:王芷蝶 編輯:董盈 責編:余婭敏)

關鍵詞: 兒童之家 留守孩子 傲然挺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