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報道 4月12日,在雙溪橋鎮峽山村,30多畝保溫集中育秧的水稻田已揭開保溫膜,一片片綠油油的水稻苗分外搶眼。“長勢不錯,20號準備開始機插!”雙溪新農合作社理事長張治國查看秧苗長勢后,露出喜色。
“每畝可以機插60至80畝,一共要插2000多畝大田呢!”張治國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大田已經翻耕下了底肥,除了合作社的3臺機插設備,他又調了6臺機插設備,就等大干一場了。
離峽山村不遠的楊堡村,種糧大戶張方平正忙著和來幫忙的幾位農民在大田里播撒已浸種催芽的早稻種子。張方平家有水田580多畝,以前只種了中稻和再生稻,今年改變種植計劃,拿出100畝種植早稻,復種晚稻。“國家今年對于種植早晚稻有新的優惠政策,咱們種糧更有積極性了!” 張方平算了個賬,這100畝早晚雙季稻,國家補貼可拿到4萬多元。
據悉,為切實提高我區糧食保障能力,區農業農村局今年擴增1萬畝早晚稻種植面積,糧食種植面積達到3.9萬畝,產量預計可增加800萬公斤。為確保擴種面積和復種指數落實到位,區農業農村局早規劃、早宣傳、早落實,提前在區政府召開的動員會上將擴種糧食任務分解到11個鄉鎮場(街道),設立雙溪、汀泗兩個重點區域,并積極通過“村村響”喇叭、宣傳冊、上門入戶等多種形式向新型經營主體、農民宣傳今年國家雙季稻輪作項目補貼政策。同時,搶抓農時,3月16日就啟動175畝早稻保溫集中育秧,計劃4月20日開始機插,預計可以機插1.4萬畝。清明左右開始早稻直播工作,計劃在4月15日之前,完成2.5萬畝早稻直播。
“雙季稻的總產量比中稻產量平均每畝高400-500斤,是保障糧食穩產增產的重要項目。我們要在保證‘擴面’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田間管理,達到‘增產提質’的效果,確保咸安糧食安全。”咸安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股長王廣賢表示。
(通訊員:李婷婷 王廣賢 編輯:董盈 責編:余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