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報道春風送暖,茶園飄香。3月23日,位于斧頭湖畔的劍春茶生態園內一派繁忙景象。100多名采茶工趁著雨后天晴,穿梭在500畝的茶園中,十指在茶樹上翻飛跳躍,嫻熟地采摘飽滿壯實的新芽。
咸安區官埠橋鎮雨壇村的劍春茶生態園不僅帶動了雨壇村村民采茶增收,也吸引了周邊的采茶工。今年65歲的楊林是窯咀村10組村民,在茶園采茶已有三個年頭,是一名熟練工。
“茶園在我們屋邊,我們在這摘茶很開心,又在湖邊,人又多,環境又好。在這里摘茶每日有100多塊的收入,摘了兩三年了,一年也有兩三千塊錢收入,這茶山就是我們的‘綠色銀行’。”窯咀村村民楊林說。
據咸安區劍春茶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春紅介紹,每年茶園的除草、修剪、打藥、采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每年用工在3000個左右,帶動當地群眾增收40多萬元。
李春紅說,我們國家好多名茶都出在名湖,比如說西湖龍井、太湖的碧螺春、君山的銀針,所以合作社選擇在斧頭湖畔的坡地上建茶園,茶園主要種植白茶、土茶和中茶108等品種。
“我們這個基地有幾個獨特的地方,基地瀕臨斧頭湖,湖區山清水秀,植被比較豐富,空氣也新鮮;湖區的土壤是一種沙壤土,具有瀝水、透氣功能,所以有利于茶葉品質形成,滋味比較醇厚,香氣比較高。”咸安區劍春茶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春紅介紹。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生產車間,制茶師傅將攤放好的鮮葉倒入制茶機械,經過攤晾、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后,制成香氣撲鼻的“明前綠茶”。每天滿負荷生產,可加工400斤干茶。生態園一年產干茶2萬斤,其中春茶占總產量的50%,占總產值的70%。
(咸寧臺記者:衛東 樊瑞 編輯:王媛媛 責編:余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