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講堂 | 肺氣傷百病起,春季養肺要用心

發布時間:2022-03-01 17:56:39  |  來源:云上咸安  

春季多風且氣溫變化不定

人體易受風邪侵害

而最容易受到影響的

就是呼吸系統

正所謂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因此春季養肺

對于健康非常重要

春季該如何養肺?

中醫是如何治療“春咳”的?

萬一傷了肺

又該怎么補呢?

本期《科普大講堂》專家丁念為你解答

為什么說肺為“嬌臟”?

從生理結構上講

肺臟“清虛嬌嫩”:

肺臟吸之則滿,呼之則虛,此有別于其他四臟之形態結構,是肺主氣司呼吸的結構基礎;

肺臟嬌嫩,從其臟器質地來看比較柔軟、濕潤光滑而富有彈性與延展性。

從發病角度上講

“嬌”指“易損”:

肺開竅于鼻,外合皮毛,直接與天氣相通,故六淫、癘氣、毒霧、粉塵等外邪侵襲機體,無論從口鼻,還是從皮毛而入,均能犯肺而為病。

從治療用藥上講

“嬌”指“難耐”:

肺不耐剽悍攻伐之劑,治療肺系疾病時,用藥需靈活配伍以達到祛邪而不傷正的目的。

肺臟受損引起的危害

肺氣有調節呼吸及全身氣、血、水的作用,一旦受損,可累及全身。

肺虛津虧,可致脾氣虛,出現腹脹、便溏、納差、臉色萎黃等癥。

引發大腸燥熱,出現神疲體虛、黃痰、便秘等癥。

致腎虛,有腰膝酸軟、喘息等癥。

甚至累及心臟,影響血供。長期如此,極易陷入惡性循環,影響整個機體的健康。

如何強化肺功能?

打造一個無煙環境

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這樣深呼吸有助肺健康

患者取臥位或坐臥位,屈膝使腹肌放松,一手放在胸骨柄部, 以感知胸部起伏,另一手放在腹部,以感覺腹部隆起程度。

用鼻緩慢深吸氣,膈肌松弛,盡力將腹部挺出。

緩慢呼氣,腹肌收縮,腹部下凹。避免上胸部運動。呼氣時可用力向上向內推壓,幫助腹肌收縮。

肺不好會出現哪些癥狀?

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若肺津虧、肺氣虛,既可致衛表不固而見自汗或易罹感冒,又可因皮毛失養而見枯槁不澤。

肺開竅于鼻

鼻為呼吸道之最上端,通過肺系(喉嚨、氣管等)與肺相連。

若肺氣宣發運動失常,則鼻的通氣和嗅覺機能可能會出現問題;

若肺津、肺氣耗傷,致喉失滋養,出現聲音嘶啞、低微;

若肺氣郁滯不暢,則出現聲音嘶啞、重濁。

肺在志為憂

悲、憂皆為人體正常的情緒變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氣化生。

肺氣宣降運動失調可見過度悲哀或過度憂傷。

肺實火&肺虛火

肺虛火

即肺虛熱證,肺陰虧虛,虛熱內擾。

【臨床表現】:

干咳無痰,或少痰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口燥咽干,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

肺實火

即肺熱熾盛證,火熱熾盛,壅積于肺,肺失清肅。

【臨床表現】:

發熱,口渴,咳嗽,氣粗而喘,甚則鼻翼扇動,鼻息灼熱,胸痛,或有咽喉紅腫疼痛,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

中醫如何降肺火?

中醫藥調理

降肺火要服用滋補肺陰,或是清降肺火、疏風散熱,宣肺解表、清化痰熱、潤肺燥等功效的中藥。

比如桑葉、菊花、薄荷、連翹、蘆根、沙參、貝母、前胡、牛蒡子、梨皮、梔子、厚樸、竹茹、魚腥草、金蕎麥根、天冬、天花粉等。

調節情志

在人體的十二條正經中,肺經與肝經相連,同時調節著身體之氣的走向,如果心情抑郁,或是暴怒傷肝時,也會影響到肺,產生肺火。

所以降肺火還需要調節心情,保持心情舒暢和情緒的平穩。

穴位按摩

合谷穴: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位于手背虎口處,中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里,按摩谷穴,可以起到降肺火的作用;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約0.5寸、鼻唇溝中,點揉迎香穴具有清熱散風、祛燥潤肺、宣通鼻竅的作用。

中醫教您這樣止“春咳”

熱敷背部

人體背部是督脈的循行路線,督脈主一身陽氣,熱敷背部有利于驅散體內的寒氣,緩解咳嗽癥狀。

辨證服用中藥方

- 風燥咳嗽應用清肺燥兼宣肺疏表藥;

- 風寒咳嗽應用溫化寒痰止咳藥;

- 痰濕咳嗽應用理肺健脾、寧嗽祛痰藥;

- 久咳陰傷應用滋肺陰、除頑痰的藥;

- 肺氣虛咳用益氣固表、健脾補腎的藥;

- 風熱咳嗽應用清熱化痰止咳藥。

自制食療

可以在家做一些食物,如蒜頭、蔥白以及生姜煮開服用驅寒,對風寒咳嗽比較有效;

或用削皮的梨和貝母一起燉煮也有利于止咳。

肺部受損后如何養肺?

保持良好心態

肺部受到損傷以后恢復過程比較慢,一定要有耐心做好預防工作,保持心情舒暢。

飲食調理

在飲食上面需要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

如:梨、蜂蜜、柚子、山藥、銀耳、百合、木耳等,可以緩解咳嗽痰的情況,減少對肺部的刺激,同時要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火鍋等。

呼吸功能鍛煉

呼吸功能鍛煉是肺部感染預防和護理中的重要措施,通過鍛煉,能夠有效加強患者膈肌運動,提高通氣量,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呼吸困難,增加活動耐力。

常用的呼吸功能鍛煉方法包括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等。

肺康復治療

中藥及一些中醫適宜技術對肺的康復具有確切療效。

采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通絡散結的中藥治療可清除余邪,扶助正氣,改善患者癥狀,同時可促進肺部炎癥的吸收,減少黏連,促進損傷臟器組織的修復,尤其在提高其免疫功能。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夏天 通訊員 陳彥西 責任編輯 徐珊珊)

關鍵詞: 聲音嘶啞 風寒咳嗽 肺開竅于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