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除了10項服務業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外,還針對旅游業紓困提出7條扶持措施。
這7條扶持措施包括繼續實施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對旅游企業階段性實施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加強銀企合作,引導金融機構對重點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加大信貸投入,適當提高貸款額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增加旅游業有效信貸供給;對中小微企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等。
這些政策措施的發布令行業備受振奮,特別是對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仍走在復蘇發展道路上的旅游企業而言,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紓困政策直擊行業之痛
“文旅行業是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經過2020年、2021年兩年的沖擊,雖然行業在緩慢復蘇,但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仍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包括財務壓力、行業人才流失、如何保持正常業務創新或者說維持運營。”驢媽媽旅游網CEO鄒慶齡表示,此次出臺的《若干政策》覆蓋范圍相對全面,包括財政補助、稅費減免、金融信貸、疫情防控等,兼顧“輸血”和“造血”,指導各省在政策規定下因地制宜、具體執行。此舉表明政府對行業復蘇、發展的重視和支持,有利于穩定行業發展信心,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文旅企業維持運營的壓力,有利于企業最大化減少人才的流失,為后疫情時期市場正常運營、產品創新積蓄更多力量,利于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若干措施》中,鄒慶齡特別關注的是銀企合作、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委托專業旅行機構提供相關服務,以及更精準的疫情防控,盡可能降低疫情下人員的正常流動等。
對此,途牛公共事務負責人也有同感,他說,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旅游、酒店和餐飲等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困難。過去兩年多,相關部門陸續針對困難企業的社保減免和優惠政策,對企業脫困給予了非常大的幫助。但在疫情反復下,國內跨省游多次熔斷,對旅游企業來說,走出陰霾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
“此次出臺的《若干政策》涵蓋了減稅降費、穩崗返還、房租減免、金融支持等普惠性政策,針對旅游企業實際困難和企業關心的問題,也提出了專項幫扶措施。兼顧當前紓困和長遠發展,對于增強行業信心、助力行業恢復發展都是極大利好。不僅給舉步維艱的旅游行業雪中送炭,也為旅游行業后續的復蘇提供有力支持。”上述負責人補充道。
在7條扶持措施中,途牛最關注的是第24條和第28條。2022年是旅游業恢復的關鍵一年,第24條提到2022年繼續實施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幫扶力度大,旅行社企業全面受益,將大大緩解旅行社的資金壓力,促進旅游企業穩定發展。根據第28條,旅行社得以擴大業務經營范圍,承接更多企業定制服務、會展活動等業務,不斷適應疫情變化,發揮自身優勢,滿足更多用戶需求。
政策效應顯現企業仍須努力
政策有了,如何落實,對旅游企業而言,是一道待解的課題。
談及如何用好政策,鄒慶齡表示,驢媽媽將積極和有關部門溝通,包括暫退旅游保證金,爭取緩交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和金融機構積極溝通低息貸款等,畢竟現金流是保證企業有序運營的基礎。同時,還將積極與機關企事業單位溝通,爭取提供差旅、會展等服務,提供更多自己“造血”的機會。
實際上,在復蘇發展道路上,除了政策的加持外,旅游企業的自救更為重要。
據鄒慶齡介紹,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驢媽媽旅游網在旅游直播(目的地文旅在線推廣、旅游線路直播銷售、目的地特產銷售)、旅游商品開發(成立驢媽媽·風旅閣,開發了多款“我把上海送給你”伴手禮、受寧夏文化和旅游廳委托開發“我把寧夏送給你”“我把安徽送給你”等)、主題線路創新(大力布局城市微旅行、周邊鄉村旅游、一家一團定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成績。
“2022年,我們將繼續聯動兄弟公司奇創旅游集團,從規投建運一體化,參與目的地文旅供給的開發、優化,包括各地田園綜合體項目、重大文化綜合體項目。在政策出臺背景下,驢媽媽將繼續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為創新發展尋求新增長點。”鄒慶齡說。
途牛公共事務負責人也表示,基于旅游市場和環境變化,如何不斷提升快速響應和突發處置能力,升級應急預案和退改方案,全力保障游客權益;同時,如何快速調整產品、市場策略,加強創新,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旅游業發展大環境中穩發展謀突破,是需要企業著力思考的問題。
他特別提到,近年來,本地游需求不斷增長。精準防控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提高中遠程出游意愿,穩定出游信心,國內旅游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隨著國內消費者對旅游產品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提高,途牛也在保障用戶出游安全的基礎上,積極升級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體驗,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