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后 青銅大面具成春晚大明星

發布時間:2022-02-08 11:02:57  |  來源:中國文化報  

今年除夕夜,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國家寶藏》節目主持人張國立攜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現場發布三星堆最新出土文物——青銅大面具,該面具是截至目前世界出土最大的青銅面具。緊接著,由四川省德陽市委宣傳部選送的創意舞蹈《金面》,以三星堆文明為背景演繹浪漫與藝術之美,讓億萬觀眾感受到古蜀文明的深厚底蘊。

青銅大面具寬131厘米、高71厘米、深66厘米,重131斤,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體量最大、保存狀況完好的大型青銅面具。其寬頤廣額、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等線條流暢、皆突出于面部,粗長眉作揚起狀,面具的兩側上下及額部正中有方形穿孔,可能是用于固定用途。青銅大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體現了古蜀先民對自然萬物與人神世界的理解與思考。

“當第一眼看到這件青銅大面具時,感覺渾身戰栗,完全就是那種一眼3000年的巨大震撼,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張國立激動地說。

冉宏林則表示,這件青銅大面具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大的青銅器面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件大型青銅面具的分鑄造技術與合金比例與河南安陽殷墟屬于同一系統,反映了中原文化對三星堆文化的巨大影響,印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進程。

2021年6月23日,面具提取出坑??脊藕臀奈锉Wo人員對青銅大面具的鑄造工藝進行分析研究后認為,其制作先分鑄成型,面部、臉頰后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別鑄造,再組合成一體,大面具右側眼部還發現有經緯組織的絲綢織物殘留。

也許,很多人會疑問,半個人高、重達100多斤的青銅大面具誰能戴呢?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和解答。他們認為,大型青銅面具的作用是祭祀,不是先民臉上戴的,應是由先民抬著去祭祀。在三星堆1號、2號坑中發現的黃金面具,是戴在青銅人像臉上的。

作為“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發掘是中國百年考古成果的典型代表,從1929年發現以來,幾代考古工作者接續百年奮斗、探尋文明根脈。截至2021年底,三星堆僅新發現6個祭祀坑就出土編號文物1萬多件,包括黃金面具、頂尊人像、圓方尊、大面具、神壇模型、跪姿銅人、500余根象牙等精美文物,其中一些在三星堆開放式文物修復館已可距離觀賞。

三星堆文物上春晚如何保證其安全?據了解,整個過程中,國家文物局實地排查安全保障細節,指導支持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會同專業文物運輸布展單位,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工作專班,精準制定文物安全保障方案,編制實施文物加固保護方案,精心組織實施文物保護、文物運輸、文物保存、布展操作等各項工作,確保了文物安全。

如何讓三星堆文物在春晚的舞臺上真正“活”起來?緊接著三星堆文物發布儀式之后,一位白裙女孩走入時空秘境,吸引她的是眼前一個巨大的青銅立人像。她感覺一切似曾相識,于是伸手撫摸,打開了時空的漩渦……創意舞蹈《金面》以“三星堆文明”為背景,用最前沿的視覺科技,將XR虛擬技術、動態捕捉技術和傳統文化進行結合,借此引發觀眾共鳴。(薛 帥)

關鍵詞: 3000年 青銅 大面具 春晚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