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充電棚取代高空“飛線” 社區秩序更加井然

發布時間:2021-04-07 11:42:38  |  來源:人民日報  

食指轉著鑰匙扣,嘴里哼著曲兒,一大早,快遞小哥李建峰不緊不慢地走進北焦化社區充電棚,拔下充電線,騎上小三輪,開始一天的工作。“干了5年快遞工作,再也不用為車子充電發愁了。”

能在自家小區存車充電,不光是李建峰,也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紅旗街道辦北焦化社區電動車車主的共同心愿。

北焦化社區位于佳木斯市區最北端,離市中心較遠,電動車是居民出行的主要選擇。但小區建成已有10年,并沒有配套充電設施和場地。

去年2月,一輛電動自行車晚上在一樓門洞充電,半夜電線著了火,一直燒到四樓,幸虧沒燒到住戶家。回憶起那場火情,社區主任于穎仍心有余悸。

“私接電線充電很危險,居民反應很強烈,勸阻效果不好,我們也很無奈。”于穎說,“電動車逐年增加,社區服務和管理的壓力也在增加。”

去年開春,佳木斯市為治理城市環境開展“十亂整治”工作,于穎決定向上級求助,并組織社區15名網格員對小區進行了認真排查:全小區共有500多輛電動車,充電方式有三種,一是卸下電池拎回家充,二是放在樓道充,三是高空“飛線”充。

“其中‘飛線’充電占比最多也最危險,個別樓體垂下20多條電線,大白天都在高空懸著,有的住戶甚至在墻體外安了插座。”于穎把調查情況、安全隱患和群眾訴求合盤上報給郊區紅旗街道辦事處。

“這事兒關系著民生和安全,必須解決,最好辦法就是建設充電樁車棚。”紅旗街道辦主任尹峰接單后很有信心辦成此事:“佳木斯網格化管理改革推行了‘1+6+N’網格員隊伍組建模式,一個網格員單方解決不了問題,可以找社會治安、綜合執法等6個專業網格員,還可以找社區物業、公益崗位中選配的N個專職網格員,群策群力。”

尹峰與城管、公安、社區物業等部門進行了謀劃,決定引入第三方公司建設車棚,“這樣既不用政府增加投入,企業又能通過存車充電獲取利潤。”

第一步,把社區原有的11個老舊自行車棚進行改造,鋪設地下電線,安裝充電設施,每棚可存車20輛,能解決200多輛車的充電問題。

第二步,新建兩個車棚,彌補充電裝置不夠用問題。“我們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職網格員幫忙選址規劃,選址確定后又遇到了新問題,小區空地不夠用,得占用相鄰企業一小條地,各部門都束手無策。”尹峰只能向區里匯報。經過層層溝通,從社區網格到街道,再到區里及市里相關職能部門,各級體系發揮作用,一處能容納200輛電瓶車的充電車棚建起來了。另一處能容納50輛電動汽車的充電車棚也隨后建成。

第三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我們牽頭組織派出所、物業、社區、消防、應急等部門對社區亂接電線等現象進行了4次聯合檢查。現在大多數車主都能主動把車送進棚,慣正在逐漸養成。”尹峰說。

安全充電棚取代高空“飛線”,社區秩序更加井然。“街道、社區辦了大好事,我們大力支持!”李建峰說。(記者 郝迎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